企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4-07-31 18:19:55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企业调研报告(合集1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业调研报告(合集15篇)

企业调研报告1

  一家小银行,面对众多小企业,在发放小额贷款方面大胆创新,为全国银行业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小企业不断壮大提供了成功的借鉴。这就是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他们的实践经验已经引起了多方关注。

  位于台州的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主要贷款对象是失地农民、创业型小工商户,开业之初只有2间租赁房、7名员工,经过14年的发展,20xx年实现税前利润1.32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83%。在服务小企业的同时泰隆商业银行也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探索出一条小企业贷款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年3月,本报记者赴台州进行调查,走访了多家在泰隆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小企业,对泰隆商业银行有了切身的感受。

  “我还要开更多的超市”

  今年39岁的刘恩国是台州路桥的失地农民,现在的身份是世纪华联、正斌超市的总经理。

  20xx年失去土地的刘恩国进城务工,开了一家几十平方米的小卖部。刚开始生意还不错,3年后一家大中型超市开在刘恩国的小卖部旁边,小卖部的生意变得不景气起来。刘恩国寻找到另一处开超市的位置,打算开一家大一点的超市,但苦于没有钱。在困境中,刘恩国听说有一家为小企业服务的泰隆商业银行,决定试一试,他找到泰隆的有关负责人,“实话实说”了自己的情况。晚上,陈骐奋、方慧娜两名客户经理就来实地调查,并很快给他贷款5万元。

  我们在位于城乡接合部的世纪华联超市见到了刘恩国。这家超市楼上楼下共有20xx多平方米,经营的主要是中低档生活日用品,买主大多是附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回忆起从泰隆拿到的第一笔5万元贷款,刘恩国仍很兴奋:“我当时很高兴!没想到这么快得到了贷款,20xx年也成了我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有了这一次经验,刘恩国与泰隆的交道越来越多,20xx年就贷款6次,这些贷款都是短期贷款,且随时有钱随时就还。去年底,刘恩国新开了一家超市。说起新超市的开张,刘恩国很感谢泰隆银行。开这家新超市需要200多万元的资金,刘恩国还缺一部分钱。当时,也是泰隆鼓励他开这家超市,并给他贷了50万元,期限4个月。

  泰隆为何要如此大力支持刘恩国开新超市?刘恩国的客户经理陈骐奋介绍说:银行决定贷款

  给他一是基于他开超市的经验;二是通过多年的合作,他在泰隆已建立起良好的信用;三是银行帮他分析了当地市场情况,并进行了开超市的初步核算,认为风险不大。目前,这家超市生意兴隆,春节期间在泰隆的存款每天就有10万元。

  谈起这些年泰隆对他的支持以及自己的发展,刘恩国非常兴奋,目前他已拥有了5家超市,营业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问他今后的打算,他兴奋地说,“有了泰隆的支持,我还要开更多的超市!”

  “没想到我们发展得这么快”

  汽车在驶过弯弯曲曲的乡村马路后,台州市椒江永固冲件厂出现在记者眼前。这是一家典型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前店后厂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阮顺富是企业董事长,儿子阮波是厂长。在宽敞的厂房里,机器声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加工缝纫机的零配件。

  台州是著名的缝纫机之乡,是我国缝纫机产业基地。仅在永固冲件厂所在的下陈街道,这样的零配件加工厂就有400多家,当地还成立了缝纫机配件行业协会这样的经济合作组织。在整个缝纫机产业链中,小企业各有分工,除满足当地飞跃等知名企业的配件供应外,一部分配件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地。

  3年前,阮顺富决定买下现在的厂房,扩大生产规模。买下厂房需要800多万元,阮顺富还缺200多万元,他先后找过当地几家大银行,但这些银行贷款门槛高,阮顺富这样的小企业根本没有符合其贷款要求的财务报表,贷不了款。在其他生意伙伴的介绍下,阮顺富试着向泰隆提出了20万元的贷款申请。泰隆在了解其有关情况下,很快发放了这笔贷款。

  阮顺富的客户经理阮茜萍、蒋丽英向记者介绍了泰隆向永固贷款的有关情况。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永固的有关情况及行业发展情况后,并有第三方担保的情况下,他们向永固发放了第一笔20万元无抵押贷款。随着双方合作的加深,永固在泰隆的信用等级不断提升,泰隆对其的支持也越来越大,永固的发展也非常好。去年,永固的产值超过13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左右,泰隆今年向其授信200万元。

  对与泰隆的合作,阮顺富非常满意:“在泰隆贷款门槛低、手续方便、服务好!他们经常到企业来主动服务,还对我们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些建议,为我们节省了许多时间,我们的时间就是钞票呀。泰隆现在对我一年授信200万元,我需要钱就随时找他们,花泰隆的钱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方便。没想到在泰隆的支持下我们发展得这么快!”

  “我们走到哪里泰隆就服务到哪里”

  走进“林家铺子”,春日的暖阳使上下两层的店面显得非常干净雅致,竹墙竹椅的室内设计

  让人心旷神怡,琳琅满目的各种海鲜小吃令人垂涎。林家铺子的主人是一对来自外地的夫妻。

  围坐在竹子做成的圆桌边,听夫妻二人讲述当年泰隆“雪中送炭”的故事,很为他们今天的成功感到高兴。

  20xx年夫妻二人到台州打工,决定开一家餐馆,在付完租金后,当时装修还缺10多万元。夫妻二人初来乍到,根本无处借钱,银行一般也不向异地住户发放贷款。在万般无奈中,听人讲起泰隆这家银行对创业者贷款很灵活,当天下午快5点时,夫妻二人找到泰隆。了解到夫妻二人决心干一番事业,以及他们还有一套住房,也有朋友愿为他们担保,并到店里实地考查后,认为符合贷款条件,第二天泰隆就向他们发放了15万元的贷款。

  有了泰隆的雪中送炭,林家铺子很快就开张了,开张2个月后生意火爆。夫妻二人打算把林家铺子开成24小时家常小吃连锁店,目前已在黄岩、椒江、路桥开了3家店,一年流水平均1000多万元。巧合的是,在黄岩、椒江、路桥,林家铺子的分店正好在泰隆的营业网点附近。夫妻二人笑着说:“我们和泰隆真是有缘,我们走到哪里,泰隆就服务到哪里!有时我们存款晚了,银行快下班了,一个电话打过去,客户经理肯定会多等一会,银行也会晚一点关门。有时店里需要零钱,我们太忙,来不及取,客户经理也会直接将换好的零钱送到店里来。”

  随着事业的发展,林家铺子与泰隆也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林家铺子每天的现金收入都存在泰隆,员工的工资卡也在泰隆开户,林家铺子用自己的成功给泰隆带来了利润。

  除了记者走访的这几家,在台州还有许许多多的下岗再就业人员、外来创业者、困难群体等在泰隆的支持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由小到大、事业发展之路。泰隆的金融支持激活了这些社会小细胞,也正是这一个个充满生机的小细胞,使当地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泰隆的支持下,失地农民刘恩国已经开了5家超市。图为刘恩国在世纪华联超市。

  找到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突破口

  泰隆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呢?记者通过调查对这一问题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

  定位服务小企业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是家小银行,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后改组为城市商业银行,去年改制为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是一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小银行。

  泰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14年来,累计向小企业发放贷款13万多笔,

  660亿元,共扶持3万多家小企业,直接、间接创造了10万多个就业岗位,帮助5000多位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实现了劳动致富。

  至20xx年底,泰隆存款余额75.3亿元,贷款余额54.3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9.6亿元,占比91.4%,户均贷款余额仅为65万元。这些贷款客户,90%是正在创业的失地农民或失地农民经营的企业,6%来自下岗工人、无业居民,另4%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在上述小企业贷款中,抵押贷款仅占4.8%,信用贷款占0.6%,其余全部是保证贷款。泰隆的贷款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绝大部分是靠小企业客户贡献的。

  泰隆成立之初,规模小,实力弱,难以为大中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又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只能选择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市场。在为小企业贷款的过程中,泰隆渐渐发现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群体中真正有发展潜力、勤勤恳恳做事业、踏踏实实保信誉的客户,大都有强烈的贷款需求,并有诚信还贷的良好意愿,风险相对较小。泰隆开始以小企业成长伙伴为定位,积极、主动地推进小企业贷款业务。

  20xx年,银监会下发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坚定了泰隆坚持为小企业服务的发展方向。泰隆把小企业贷款业务提升到理性的战略定位高度,不断深化小企业客户市场定位,把服务对象扩展到社区、城乡接合部、农村的小客户群体,为更多的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

  创新突破两大难点

  小企业贷款难,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银行对小企业财务状况不掌握,存在“信息不对称”;二是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都需要抵押物(如厂房、土地、固定资产等),以避免贷款出现风险时银行血本无归,而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根本提供不了有效的抵押物。因此,不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抵押难的问题,小企业贷款难就难以解决。

  泰隆小企业贷款取得成功,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突破了这两大难点。

  首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主要是靠建立起一支客户经理队伍,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泰隆有一支140多人的客户经理队伍,占员工比例高达40%以上,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行长王官明将此戏称为“人海战术”。泰隆客户经理借助广泛的社会关系(人缘、亲缘、地缘),通过密集走访和频繁接触客户,对客户信息进行详细收集和了解。

  泰隆的客户经理对其客户了解到何种程度?有人这样描述,一个客户来找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可以知道客户兜里揣着什么牌子的烟以及为何来找他,因为他们对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生活状况、债权债务、资金需求等都非常了解。

  与此同时,泰隆实行“存贷挂钩”制度,通过对客户在银行存款的现金流进行测评,评估客户的经营状况,并依据客户的存款积数(即存款余额×天数)决定是否贷款、贷款的额度和贷款的利率。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卖矿泉水的小商户,他在泰隆存入一笔钱,而第二笔钱半个月后才存入,这个客户的现金流状况显然是不好的;如果他每天都有一些钱存入银行,客户经理就判断这个客户的生意还不错,可以考虑贷款。一般来讲,存款积数越高,贷款的金额就会越大,利率也会越优惠。

  泰隆正是通过大量“数字化”和“社会化”信息的综合比较,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灵活的手段来分析客户的成长潜力和偿债能力。

  其次,解决缺乏有效抵押物问题。

  泰隆摈弃过分强调抵押物的贷款方法,创新地推行多人保证贷款,并将企业主、股东夫妻等实际控制人追加为贷款保证人,变“有限责任”为“无限责任”,这种法人担保和关联人保证的贷款机制,避免出现企业通过破产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台州银监分局局长林奇强调,贷款的无限责任从根本上要求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必须谨慎融资,按时还贷。历史数据表明,泰隆99%以上的小企业贷款的正常回收是依靠第一还款来源,即使出现了问题贷款,依靠第二还款来源偿还的也占到90%以上。

  “信息不对称”和“客户担保难”两大难题的解决,大大拓宽了泰隆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辐射面,使得处于初创期的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够享受到泰隆信贷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了银企双赢。

  泰隆在小企业贷款上还有许多其他特色:比如坚持贷款“笔笔清”原则。泰隆的客户在申请第二笔贷款时,必须先把第一笔贷款还清。另外,泰隆的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有效地解决了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20xx年,泰隆贷款平均期限97天,一年周转达3次以上。

  发放贷款像从自己口袋里掏钱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泰隆在改进服务、防范风险方面也有很多独到之处。

  贴身服务得认同

  在泰隆,为小企业提供更充分、更优质、更方便的服务是一种企业文化。

  泰龙营业网点的开门时间是早上7:30到下午6:00,夏天关门还要延长一两个小时,服务时间比一般商业银行要延长3到4个小时。这主要是为了与当地小企业的作息时间相一致,便于他们一上班就能享受到银行的服务。

  泰隆对客户的贴身服务体现在方方面面。在企业成立之前,泰隆会派专门的客户经理在工商注册窗口为办理登记手续的客户提供验资、登记、开户、贷款咨询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客户管理体系之中,即所谓的“企业接生工程”。泰隆针对小企业数量多、分布散的特点,不等待客户上门,组织营销团队深入专业市场、社区和农村,倾听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需求,向他们推荐符合其经营特点的产品,把泰隆金融服务的触角渗透到网点辐射半径内的每个角落。泰隆通过与客户长期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并尽可能获得客户的各种信息,从中筛选出优质客户,为调查评价打好基础;当客户提出业务需求时,泰隆已经掌握了客户的基本信息,能在最短的时间做出决策,给客户答复。

  另外,泰隆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改进小企业贷款业务流程,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客户业务需求,建立了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目前,泰隆小企业贷款在半个工作日内的审结率超过90%,最快的甚至半个小时即可办理1笔贷款,这是其他商业银行难以企及的。泰隆快捷、高效的贷款业务流程,适应了小企业贷款金额小、时间急、频率高的特点。同时,泰隆的客户经理还会给客户事业发展、财务管理等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成为小企业的朋友。

  创新制度防风险

  为保证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泰隆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台州银监分局副局长金官铭对这套管理制度非常肯定,据他介绍,这套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强化对银行员工和客户“两个人”的激励与约束,具体操作上做到激励与约束并重,预防与监督并举,制度监督和人文关怀同步。

  在予以充分激励和关心的同时,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约束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内部员工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泰隆的客户经理都说,“我发放贷款时,就像从自己口袋往外掏钱一样。”

  在客户的激励与约束方面,泰隆对诚实守信的客户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并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条件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而对不守信用的客户则不惜“软缠硬磨”催讨贷款,直至收回全部本息。对于“钉子户”和已核销贷款,泰隆的态度是“骨头再硬也要啃,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在当地流传着“泰隆的钱是好用的,泰隆的钱也是不好用的”这样一句话。所谓“好用”,是指如果条件符合的话,客户可以很方便地从泰隆获取贷款;所谓“不好用”,是指客户借泰隆的钱必须按合同规定偿还。

  在泰隆银行,每一个贷款客户都有两个客户经理负责,一位负责调查,一位负责审查,且调查、审查同步进行,并各自对自己的调查、审查结果负责。调查分为正面调查(直接到企业调查)和侧面调查,了解贷款客户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其在行业的资信、为人如何、是否好赌等方方面面。负责审查的客户经理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这种调查、审查同时进行的客户调查被泰隆称为“四只眼睛”看客户,以便充分掌握贷款客户的真实情况。通过坚持

  不懈地打造诚信经营形象和主动维权,泰隆14年来的贷款不良率始终没有超过3%的水平。

企业调研报告2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严峻。如何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保存实力、求得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列入发展规划中。而企业文化,就像拯救企业的灵水一样,地位愈加突出。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很多企业干部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依然很模糊,他们普遍狭窄的认为企业的墙报、广播和业余文化生活就是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的范围很广,而远不是这么简单。那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及其作用,本人于X年X月至X月X日透过访问法,资料搜集法对XXXX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很广泛从多方应对于企业的发展提出理念,对于人才的要求有独到的见解。然而企业的文化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而展开分析,并提出改善的推荐。

  一、XX市XX科技有限公司概况

  XX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位于XX市福田区益田路,法定代表人是刘某某,注册资本(万元)100,公司的经营范围: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服装设计,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卖、专控商品);计算机系统集成;弱电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硬件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微波产品、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及销售(不含限制项目)。

  二、公司企业文化的简要介绍

  (一)以品质为基础

  公司逐步健全推行质量保证体系,在管理上坚持:"优秀人才、优秀品质、优秀服务"。产品的质量是我们的'诚信。推行:零缺陷服务,为用户带给满意度。

  (二)以创意为发展

  勇于创新,创新是高科技公司的灵魂,是企业持续旺盛生命力的基础,是取得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时刻虚心学习、永远大胆创新,是每一个员工的职责。

  (三)以成果分享为共同目标

  一个成功的企业,只有不断的分享,在此过程中也要不断的理解批评,而管改善自我,以优秀的成果造福客户。服务客户、服务社会。

  一个企业的文化体此刻管理上。对于以上企业文化的分析,发现企业文化在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

  三、XXxx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管理问题及其原因

  (一)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企业文化中能够看出,对于企业利益与品质的保证较多的,相对而言对与员工利益的保证就十分欠缺。比例过分的失调,很显然只有的体制实行起来,不能灵活应对,涉及范围太校此刻市场发展迅速,而企业不能够与时俱进,对于制度给予相应的改善。陈旧的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缺乏动力,也使得许多员工也抱着混口饭吃的态度工作。很多员工认为自我在公司的发展空间小,不能够很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在企业文化中也提到了“优秀人才”但是根据调查很多人都没有受企业任何专业的培训。这也暴露的体制不能够很好实施的缺点。

  (二)公司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

  很多公司员工认为企业文化,那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与自我没有多大的利益关系。也不会想花时光在这上方。更多是思考与自我利益相关的事情。公司在企业文化上的宣传力度很欠缺,在调查过程中也有高层说到:此刻工作繁忙,很难有时光去做文化建设的宣传和配合工作,对于如何宣传企业文化感到束手无策。还有些人认为企业子要效率好,那么企业文化就会自然构成。这也是此刻阶段绝大多公司的想法。

  (三)在建立企业文化上没有良好的沟通平台

  公司自身对于企业文化的了解十分的欠缺,以利益为第一,员工对企业目标缺乏具体的了解,没有构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危机而感缺乏,企业的归属感不强,时常表现出持才傲物、工作上由于分工不太合理,出现了互相推工作的状况,经常以“很忙”来拒绝参加院内的文娱活动,同事间往往只存在工作关系,缺乏润滑。中层领导班子的管理潜力问题突出,院中层领导班子成员大多是由专业技术拔尖的员工担任,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工作压力、工作职责越来越多,管理任务繁忙,对于管理上的知识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所以导致了企业与员工矛盾重重。

  四、完善XX市xx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的推荐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管理制度要形式多样,机制灵活,却又不失威信。涉及企业本身的利益以及员工的利益。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取得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追踪全球最新技术、经营管理理念。给予员工不断的培训、深造机会,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坚持以人为本,广为接纳和储备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科技人员,构成良好的人才知识结构,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

  (三)加强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

  首先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召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共同学习,使其对于企业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不定期询问员工意见,还能够同时创业企业文化特色如:人本文化特、色整体文化特色、创新文化特色、求实文化特色、服务文化特色等,让员工参与其中。找到属于自我的文化特色。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三)建立双向沟通的模式,让员工与企业间构成良好沟通

  企业对于自身的文化要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员工要给予人性化的管理,不定期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的看法,认真的思考或者采取接纳。让员工对于企业有较强的归属感,企业对于员工给予更多用心的关注,能够公开的鼓励员工,挖掘他们的潜在的潜力。在节假日给予适当的问候。开展各种活动,拉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使企业内运作顺畅,增加效益。

  以上是我透过对于XXxx科技有限公司在企业文化方面调查之后的所感。透过这次的调查过程认识到企业文化实质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员工归属感、提高用心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应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在此刻商业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调研报告3

  20xx年1月1日 ,新修订的《劳动法》和“两税合一”(指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等新情况不断出现。为调查这些新举措(新情况)对我市企业用工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33家企业的调查表反馈,其中:国有企业17家,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8家,外资企业5家。现报告如下:

  一、 企业高度重视《劳动法》并深入贯彻

  所调查的33家企业均组织学习过新的《劳动法》。企业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家企业的在岗职工为30946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为25767人,占的比重为83.3%; 276人因职工或企业的原因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企业, 占的比重为0.9%;尚有4903人在待签过程中,占的比重为15.8%。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私营企业270人,外资企业6人。

  二、 企业的用工方式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为主。

  本次调查企业主要用工方式时允许有复选项,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4次,占总选择频次的52.2%;其次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17次,占37.0%;第三为“签订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3次,占6.5%;第四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次,占4.3%。

  三、 企业遵守《劳动法》的意识得以强化

  新《劳动法》的实施将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选项为“办理社会保险的成本增加”,共计19次,占总选择频次的41.3%;其次为“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11次,占23.9%;第三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第四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前两项为守法成本增加,认同率高,说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劳动法》,企业认同劳动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后两项为违法成本增加,也有相当部分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认同率不如前两者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基本不做违法的前提假设,故而未把违法成本增加当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选项,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企业守法意识加强。

  四、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3家企业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8家,占24.2%,劳动力充足甚至过剩的24家,占72.7%,其他情况(经营者正办理交接,无法判断)1家。占3.1%。

  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企业以私营企业较多,有4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0%;其次为国有企业,有2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11.8%;第三为集体企业,有1家,占集体企业总数的33.3%;第四为外资企业,有1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20.0%。

  从行业发布看,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分布在酒店、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五、 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两税合一等改革措施对我市企业影响不大。

  对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63.6%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6.4%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两税合一”,33.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6.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节能减排”,30.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9.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六、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市企业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影响。

  对于“人民币持续升值”, 85.0%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12.0%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0%的企业认为有较大影响。

企业调研报告4

  市直供销社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基本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变化;彻底杜绝了亏损的现象;一些新的发展项目,有的已投入运营,有的已开始起步运作,正在积蓄着后发优势。但目前还有很多矛盾和问题仍然制约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一是多数企业仅局限于资产运营,有些只是收收房租、交交保险,基本没有开展商品经营,业务面极窄。二是没有新的经营项目或品种,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缺乏既有强烈的事业心又有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才;四是企业还存在那些不合适宜的体制和机制,以及由此而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不强的问题。因此,要做大做强市直企业,必须通过改革、发展和强化监管的办法来解决。

  一、坚定信心,为做大做强统一思想

  做大做强,是市直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如同自然法则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市场经济竞争,如同大海行舟,不进则退。因此,企业要长期生存下去,靠维持现状是维持不下去的,只能靠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做大做强,否则就会成为竞争对手的食物。

  做大做强,是带动全市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需要。直属企业和系统工作是供销社工作的两条主线,各级供销社既要做好直属企业的改革改制,促进直属企业的发展,又要做好系统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为农服务功能,这二者必须两翼齐飞、两轮驱动、并驾齐驱、缺一不可。但相对来说,直属企业是供销社发展的经济基础,直属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供销社为农服务作用的发挥,直属企业的工作在市社总体工作中占有分量更重一些,社领导占用的精力也更多一些。系统工作出形象、直属企业出效益。直属企业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只有直属企业做好了,有了更多的积累,才能更好履行系统工作的指导责任,才能更好地加快联合与合作。省社直属企业4年内社有资产增长了60%,职工收入每年增长20%以上,新建了8万多平方米的经营场所,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阳市社直属企业兴办了几个大市场,同时又拥有“新合作”、“惠农达”这样的企业龙头,对全系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财大才能气粗”,发展才是硬道理,直属企业做好了,也就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全系统的工作。市直企业通过做大做强,可以带动和辐射全行业的企业,可以整合行业有效资源,发挥行业龙头的作用。

  做大做强,是重塑供销社形象的需要。供销社系统经过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曾经有过繁荣和辉煌,也有过迷茫和阵痛。总体来说,我们现在还处于比较困难的爬坡阶段,我们很多直属企业和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已经辉煌不再,大量职工下岗,发展举步维艰,供销社系统的社会地位和形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何事物都是有兴有衰,这是规律。必须面对现实,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小富即安。要想重振雄风,最重要的就是加快发展。发展了才能有地位、才能有形象、才能被尊重。因此,每一位同志都要有发展的紧迫感,围绕发展想办法,围绕发展做文章。通过做大做强直属企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可以向国家和地方政府交纳更多的税金,可以在社会上扩大影响和提高知名度,可以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进而获得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宽松环境。

  目前市直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应当看到和正视,并给予足够的估计,但是还应当看到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恰恰因为有这些困难和矛盾,才需要我们通过做大做强来克服、解决。我们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有利的条件。一是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各种项目、投资的增多,为市直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新网工程项目,万村千乡项目,物流市场建设项目,;二是市委和市政府对供销社及企业比较重视,有关部门也非常支持,这为做大做强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20xx年出台了市委、市政府19号文件,有许多优惠政策;昨天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很快就将正式出台;对供销社系统职工的进再就业中心、失业保险中心等。三是市直企业有一支经多年培养和锻炼的经营管理队伍,有市社党组高度的责任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烈的进取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这是做大做强的决定性因素;四是市直企业还具有一定规模且有开发潜力的有效资产,这是做大做强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做大做强市直企业,实现二次创业的目标,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力、人和的条件。因此,做大做强市直企业是完全可能的。

  二、深化改革,为做大做强提供动力

  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虽然市直企业经过多次改革,但是体制性弊端没有从根本上革除,内部活力没有迸发出来,仍然障碍着市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对市直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性弊端,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新形势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为做大做强提供动力支持。

  1、要明确改革方向。市直企业的改革要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可以尝试对外开放产权,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依据《公司法》建立健全制度,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并认真贯彻落实。目前市直多数企业,虽然在名称上冠有股份有限或有限责任公司字样,但有其名无其实,距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差甚远。现代企业制度是具有生命力的制度,要做大做强市直企业,建立这种制度是其必然选择。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个改革方向。

  2、要有一个团结协作的好班子。一是要顾全大局。不管是市社班子成员还是直属单位班子成员,从工作上来说,都是组织的安排,是共同的事业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因此,必须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这是最起码的组织原则,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会辜负组织的期望,愧对组织的培养。班子中班长要有宽阔的胸怀,成员之间要有分工有协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一个好班子,首先必须是一个民主的班子、集中的班子。没有民主就没有活力,没有集中就形不成高度的统一。要集思广益,让班子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说话的权利,都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万马齐喑是没有战斗力的。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通过充分的征求意见、酝酿沟通,最后达到意见的统一。特别是一旦组织决定了的事,就必须少数服从多数,不折不扣地执行。三是要坚持互谅互让、互相帮助。一个班子能不能搁好,很大程度上在于班子每个同志自身的修养。团结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大家在一起共事,首先要有一种风格,能够理解别人、体谅别人,不能总围绕着自己的小圈子打算盘,不能总围绕着自己印象好的部分人打算盘。其次要有一种胸怀,要海纳百川,能够容忍别人的不足甚至过错,

  不能凡事斤斤计较,更不能抓住一点不放。其三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态。每个班子成员分管的工作都是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没有什么贵贱高低轻重之分,大家在工作中应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协作,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同事。常言道,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共同垮台。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供销社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供销社的干部才能成长进步。

  3、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首先班子成员办事要公道正派。“公生明,严生威。”领导的表率是无声的力量其次,在用人上要用其长避其短。“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善于使用各种类型的人才。第三,建立奖罚分明的奖励约束机制。用新的机制激励人,用严明的纪律约束人,激发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第四,要注重培养选拔人才,提高人员素质。人才是第一资源,它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多年来市直企业培养了一批经营管理人才,由于近些年来企业经营不景气,流失了一批,企业目前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才。要把市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人员素质尤其是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十分必要和迫切,也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和战略选择。提高人员素质,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办法,但更重要的还是自主培养,尤其是要注重培养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在培养方式上以教育培训为主。在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计划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应当摆到重要的日程上来。通过培训,使经营管理人员逐步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在选拔、使用人才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而且要把德放在第一位,作为第一标准,作为一个否决条件。

  4、改进作风,做到求真务实。一要研究问题。直属单位班子成员不能整天埋头于具体工作,而要站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从实际出发,不断地用新思想、新观念研究问题,着力解决问题。要把问题分析透、找得准,眼界放的宽、目光看的远,只有这样,工作才能向前推进。二要多干实事。要根据各自单位的实际,每年理出几件大事,集中精力认认真真地抓一抓。一年抓几件,一件一件地抓,如此循环推进,用不了几年,单位的面貌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进步。三要不图虚名。要做到“三个反对”:反对形式主义,反对短期行为,反对虚报浮夸。只谈成绩不谈问题、只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必须改变。

  5、强化管理,维护大局稳定。一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的任务很重。各单位不仅要着眼于发展问题,还要高度重视稳定问题,确保既不给国家添乱子,又能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二要措施得力。直属单位都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单位在稳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严密的稳控措施,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人员,该排查的排查、该整改的整改,要做到防患未然,决不能出任何问题。三要严格责任。一把手要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的责任,没有任何迁就的余地。

  三、加快发展,为做大做强提质提速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目前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最好办法。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每隔3-5年上一个新台阶,为做大做强提质提速。市直企业要加快发展,首先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来谋划发展、指导实践;其次要站在全市经济发展和全系统企业发展这个层面上来规划市直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项目等;第三发展的重点是项目建设。目前市直企业经营萎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新的经营项目。因此,项目建设就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大做强市直企业的首要任务和工作的重中之重。

  1、抓住机遇上项目,为做大做强搭建载体。新农村建设、新网工程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包括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等,为我们市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应该牢牢地抓住,不能错过这个时机。重点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我们已规划的项目能够得到立项,得到资金投资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为市直企业的发展创造物质条件。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xx农资公司、xx棉麻公司项目和白云建材大市场开发建设等项目的推进工作。

  2、招商引资上项目,为做大做强拓展资源。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任何企业的项目建设都需要招商引资或向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单靠自有资金是做不到的,我们的市直企业更是如此。要加快做大做强市直企业的步伐,就得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市社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出成效。首先要建立项目库。其次,对近期使用的项目进行包装。第三,利用各种方式向外界推介。在推介项目的同时,还要介绍项目所在地政府关于招商引资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以此吸引、寻求合作伙伴。在招商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并举的办法,一方面利用市政府组团招商的机会,组织人员参加招商引资活动;另一方面市社也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走出去到南方和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引资活动;还可以通过网上进行招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来的不仅仅是项目资金,还可以引进人才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及先进的技术等,因此,通过招商引资对做大做强市直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以加快社有资产开发步伐为载体抓好项目建设。社有资产是几代供销人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我们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载体。在社有资产开发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科学规划。要从长计议,整体规划,分期分批建设。一定要论证好、规划好,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要研究其是否符合经济规律、企业发展方向,并按程序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可行性论证、若干方案优劣的筛选等,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另外,还要提高决策效率,避免错失良机、增加资产开发成本和其他一些消极影响。二要高起点开发。开发起点一定要高,要有前瞻性,不一定都要建成标志性建筑,但最起码要十年、二十年不落后。有条件的要自己开发,条件不具备的可以联合开发。总之一句话,速度要快、标准要高、质量要好。三要阳光开发。所有开发都要在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项工程都要公开透明,该集体研究的集体研究,该征求意见的征求意见,该招标的招标,决不能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不能房子建起来了,干部倒下去了。

  四、关于对做大做强直属企业的几点建议

  1、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用好班子、好思路、好作风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2、要切实推进企业改革。改革出活力、出合力、出战斗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3、要抓好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强化资产意识。资产是根,失去了资产,就失去了一切。

  4、要切实加强传统业务的经营,不能轻易丢掉。传统业务是供销社几十年的积淀,丢掉易,想再抓起来就难了。

  5、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多业并举,促进振兴。

  6、要引进人才,实施人才战略。靠人才的优势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企业调研报告5

  山东欧化化工有限公司为更好的了解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我镇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近期,我镇其实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共同走访了山东欧化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实地查看、开展座谈和填写“职工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他们创业的艰辛、听取他们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概况。

  山东欧化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位于谭坊镇河北村,该公司以肥料生产销售工业务为主,从20xx年开始,该公司注重品牌意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目前拥有5项发明专利、包装外观专利8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正在积极申报当中。

  二、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座谈了解和信息反馈,该企业对我镇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给予了满意的评价,但同时,我们也收集到一些新的信息和问题。对我们开展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一)项目办理程序复杂。企业反映,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将各个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职能统一进驻中心办理,缩短了办理时限、简化了办事流程、方便了群众办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在办理行政许可或行政审批事项时,中间环节较多,如在办理房产登记手续时,不仅需要有中心建设、建管、房管、消防等窗口的手续,办理过程中还牵涉招标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单位,企业多头跑、来回跑的现象仍然严重。他们建议中心进一步整合资源、增进项目,同时加强项目联办力度,提高工作运行效率,真正为企业办事提供便利。

  (二)政策法规难以掌握。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对相关政策法规不熟悉,使他们在办事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比如:工伤认定必须在工伤故事发生后1年内进行申报,若超过时限则申报无效;取得工伤认定后,其工伤鉴定每季度集中鉴定1次,若季度末未能按时申报,则将延续到下季度鉴定,从而耽误企业的工伤事故理赔事宜。他们建议中心以及各窗口部门进一步强化政策法规的宣传指导工作,一方面可以督促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便于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导企业依法办事,合理维护自身权益。针对企业关心的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和福利企业申报变更等问题,劳动、民政窗口的同志在当天的走访过程中,已经与企业进行了互动交流,企业对交流的效果表示满意。

  (三)涉企收费不尽规范。一是存在“包年”收费现象。企业反映,相关部门出于方便的目的,每年一次性向企业定额收取行车等生产设备的检定、检测收费,收费随意性较大;二是协会收费较多。企业家协会、工商业联合会以及一些专业协会每年都会收取会费,而企业却从未或很少得到过协会的服务。他们建议增强收费政策的透明度,同时对服务职能相同、相近的协会,取消一批、合并一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当场向企业赠送了《江都市涉企收费目录》,力求让企业明明白白缴费。同时,我们也建议中心进一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将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和一部分中介服务职能集中到中心办理,实行集中办公、统一收费,严禁部门暗箱操作、单独收费,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的收费行为。

  三、企业目前的困难及解决过程。

  通过走访、坐谈,我们发现该企业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企业一名职工因工负伤,急需办理工伤申报手续;二是企业增加残疾人,需要办理福利企业变更手续;三是该企业20xx年建成的厂房至今尚未领取“房屋所有权证”,有关手续急需完善。

  为帮助企业解决好上述问题,我们当场确定了项目陪办人员,尽最大的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目前,该企业职工的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和工伤理赔工作都已由劳动窗口办理结束,陪办人员与劳动窗口同志实行了上门服务,企业和职工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在陪办人员的全程陪同下,民政窗口也凭残联核发的“残疾证”为企业办理了福利企业的变更手续,企业将继续享受福利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对于企业新建厂房尚未领取“房屋所有权证”的问题。我们通过多方了解,查明其原因是由于施工期间,企业对工程申报等事项缺乏了解,未向施工单位及时地索要工程概述以及项目施工方案,以至在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时,缺少相应的申报材料,影响了许可证的核发以及竣工验收工作的实施。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主动联系了建管窗口的同志,在建管窗口同志的帮助下该企业补办了工程概述以及项目施工方案等材料,目前相关事项已经基本协调办理到位,该企业的施工许可已发放到位,赢得了企业的好评。

  此次的服务走访体验活动,加强了第三党支部与振世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互相了解,增进了党员干部同基层企业和服务对象的感情联系,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行政服务工作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我们第三党支部将以此为契机,梳理总结工作经验、强化学习业务知识、研究探讨改进措施,努力推动行政服务工作创新创优。

企业调研报告6

  按照市局的统一布署,我们对80家中小微企业用工成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微企业调查的情况

  通过发放调查表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对有关企业的人工成本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表共收回80份,按企业所属行业分,制造业48家,建筑业1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家,交通运输、仓库和邮政业1家,房地产业2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家,批发和零售业3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家,农、林、牧、渔业1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家,其他15家。9月17日召开了由30家企业人资经理参加的座谈会,与会各企业就人工成本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供我们参考。

  (一)企业发展总体平稳。

  80家被调查企业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115.11亿元、利润8.309亿元,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120.59亿元、利润9.18亿元,20xx年1-8月实现销售收入88.69亿元、利润5.61亿元。企业发展趋势较好,盈利水平逐年提高。

  (二)企业人工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逐年上升。

  80家被调查企业,20xx年成本费用总额98.68亿元、人工成本总额9.34亿元,20xx年成本费用总额104.87亿元、人工成本总额10.71亿元,20xx年1-8月成本费用总额63.87亿元、人工成本总额8.23亿元,人工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46%、10.22%和12.88%。人工成本逐年递增,如不加以控制,势必要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三)调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1、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受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2、企业负担过重。受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影响,社保费缴纳、工伤待遇、退休人员一次性独生子女养老补助及女职工三期的待遇支出不断提高,导致企业成本提高,有些小微企业不堪重负。

  3、业务办理时间成本过高导致企业负担加重。有很多企业对于调入人员的档案转入手续太繁琐,时间太长导致社保费缴纳有时补缴不上,职工出现工伤或是工亡问题后导致小微企业难以生存。

  4、小微企业对当前政府服务工作的建议及所需服务。

  据调查梳理,小微企业对当前政府服务工作的建议及所需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职工平均工资是否反应实际水平,增长太快,有“被平均”的嫌疑;二是对一些困难企业要加大资金扶持;三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四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缴纳社会保险种类,同时降低缴费标准,即降低缴费基数和比例。

  二、当前中小微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当前中小微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不到工。人才“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部分企业高级技工人才短缺。特别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工资待遇低、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影响,招工难问题较为突出。二是职工队伍稳定难。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后,熟练工、技术工以及特殊岗位(如:大客车司机)对工资预期提高,跳槽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用工成本上升。企业工人工资大幅上涨;随着企业职工“五险一金”缴纳不断规范和基数不断上调,企业缴费负担加重。企业员工离职时不与企业办理离职手续,离职后,企业依然要缴纳保险。四是劳动合同法及带薪休假条例的颁布、职业病认定前的前期费用、工伤赔偿费用等致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

  三、企业对于人工成本增加的对策措施

  一是缩短工时、降低用工成本,优化部门,精简岗位。二是加强设备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及材料浪费。三是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四是增加员工的福利水平,健立健全工资制度,留住员工。

  四、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一)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减化办事手续、灵活掌握办事方法、开展网上办公。

  (二)给予合理的补贴政策。对于企业招用女工及其他困难群体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补贴,从根本上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

  (三)创造和谐用工环境,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一是要完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及支付制度,解决生育保险报销、职业病确诊前费用支出等加重企业负担的一系列问题,引导企业规范用工,改善工作环境,增强中小企业就业吸引力。二是要加强职工道德教育,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加快建立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并在用工环节运用,改善部分职工随意解除用工合同的现象,优化企业用工环境。三是推进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和高级技工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企业调研报告7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事业的“稳压器”,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牵系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xxxx1年7月,我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实行“地税征收、财政监管、社保支付”,职责明确而又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规范筹资机制、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安全监管等方面严格执行省市关于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的有关规定,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强化监督,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工作现状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我县始终把加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作为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成立了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组长,人社、财政、地税、各商业银行为成员的社会保险基金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系会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例会,共商社会保险发展大计。二是成立了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由人社部门牵头,财政、审计、税务、银行、工会、新闻媒体等部门成立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公布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健全管理制度,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险基金使用与审批管理制度》、《社会保险基金预警制度》、《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跟踪服务制度》、《住院病人查房制度》、《定点医院定点药店费用审核制度》等相关制度,使我县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制度更细化、操作更具体、监督更严密。

  (三)规范业务运作,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为保证各项社会保险工作的健康运行,我县从基金管理的源头抓起。一是以金保系统为抓手,严格参保单位和个人申报缴费的管理,完善“五险一单”的`征缴机制,统一基数,统一人数,提高基金征缴率,实现依法征收。二是以落实省市各项政策规定为基础,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待遇支出的管理。严把企业职工退休退职审批关,实行提前退休公示制度。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实行明察暗访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失业保险待遇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到单位、街道居委会调查的方式,有效控制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流失,保证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以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为约束,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截止20xx年底,全县参加社会保险人数达13.59万人次,基金总收入18786万元,基金总支出17922万元,基金收缴率98%,做到了当期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有力地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基金未出现被挤占、挪用等现象,基金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基金运转良好。

  二、存在问题

  (一)基金收支矛盾突出。随着我县原国有集体企业破产改制结束,扩面空间和潜力非常有限,加上我县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享受养老金的人数又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日趋凸显。20xx年,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0560人,其中退休6576人,当年新增退休692人,当年基金收入10979万元,基金支出11759万元,当期结余-781万元,累计结存11319万元。20xx年,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9558人,其中退休6938人,当年新增退休429人,当年基金收入11515万元,基金支出13248万元,当期结余-1733万元,累计结存9586万元。20xx年,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0179人,其中退休7273人,当年新增退休459人,当年基金收入13964万元,基金支出13516万元,当期结余447万元,累计结存1033万元。通过近三年情况分析,我县退休人员除政策因素外,正常退休人员增长率为7%,供养比例为1.8:1 ,就目前基金结存情况,支撑能力仅为9.6个月。

  (二)监管力量有待加强。目前,我县虽然设立了基金监管机构,配备了基金监管人员,但由于监管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的监管知识和业务能力,加上工作量大、涉及部门广,监督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三)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离不开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信息支持,我县目前未建立相关部门社会保险信息共享机制,影响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基金监管工作的推进。

  三、对策与思考

  (一)全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渠道大力宣传社会保险相关政策,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参保意识。二是加强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要加强社会保险部门与税务、工商、财政、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尤其要加强与税务、工商、审计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提高征缴率,减少征缴成本。三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利用劳动管理、劳动监察、稽核职能,定期、不定期的稽查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申报的缴费基数及员工工资发放情况等,使用人单位养成据实参保足额缴费的自觉性,确保应保尽保、应收尽收。

  (二)不断充实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力量。针对我县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人员少,业务知识不专的情况,相应配备专业的基金监管人员,并加强对监管人员多渠道的培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信息体系建设。以“金保工程”系统软件为平台,逐步建立社保信息管理系统和监管信息库,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互联网实现各地各部门监管信息的共享,使信息及时交换和沟通,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作用。

企业调研报告8

  对比XX年参与企业构成来看,折射出该区域在转型升级中变化明显。其中,高新区(中国)总部企业数量从XX年的20.5%上升到25%,上市公司数量由13.9%上升至19%,而分公司规模有所收缩,从19.6%下降为7.1%。传统的机械和电子企业占比有所下降,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企业的数量分别较XX年增加5.1%和9.9%。

  XX年,有92%的参与调研企业进行了调薪,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为9.5%,较XX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各层级调薪幅度中,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为11.3%,专业技术人员为9.5%。预计XX年各层级薪酬增长都将略高于XX年,操作工增长幅度为12%,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将会增长9.7%左右。

  从薪酬结构来看,与XX年相比,高管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比例从91.8%降到79.8%;一线员工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则从58.9%上升为63.9%,反映出区内企业薪酬结构更趋合理。

  新进员工率高于员工离职率公司发展前景成吸引员工首要因素

  该报告显示,XX年,企业新进员工率平均值为38.4%,员工离职率平均值为29.4%,新进员工率高于员工主动离职率。其中,欧美企业与日资企业员工离职率平均达14.6%,高科技企业为20.2%。在员工层级流动率中,操作工的流动率要高于其他层级,其次为销售人员。

  在吸引员工的主要原因中,良好的公司发展前景占54.1%,良好的工作环境占45.9%,充分的福利保障占40.5%,有竞争力的薪酬占27.0%,合理员工晋升通道占21.6%。在员工主动离职原因中,薪资缺乏市场竞争力排在第一位,比例为48.6%,缺乏晋升机会比例,为23%。

  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

  政策更呈多元化与人性化

  为更好地吸引与留住人才,高新区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

  数据显示,除住房公积金外,有59.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补充住房公积金,有33.3%的企业为员工提供租房补贴,有15.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购房补贴,有6%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一次性购房补贴。在企业福利设施方面,提供职工食堂的公司比例为71.4%,提供免费班车的公司比例为57.1%,有33.3%的企业提供职工浴室,有28.6%的企业提供健身运动场所,这些数据均较XX年有所提升。

  在员工休假方面,有69%的公司除了提供法定假期外,还为员工提供福利假期,天数一般为5天左右。在未休完的`法定年假处理方式中,有75%的公司选择顺延,有11.9%的公司选择作废,有15.5%的公司选择折现。在选择将未休年假折现的企业中,有35.7%的公司选择按3倍折现,有11.9%的公司选择按2倍折现,有3.6%的公司选择按1倍折现。

  在员工健康方面,有95.2%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体检,有85.7%的企业提供体检的频率是每年一次。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21.4%的企业会给员工提供子女教育经费。

企业调研报告9

  一、调研背景

  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型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竞争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悄无声息但却深入持久的变革,组织的各种管理职能必须适应潮流,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将是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最终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公司的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在确保实施企业的经营战略中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建立、加强和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点和解决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本次我们进行问卷调查的目的就是了解假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情况总体状况及管理优点和缺点,探究现在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假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二、调研方案设计

  (一)、调研目的

  为了分析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本次调研目的具体如下:

  1、认清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分清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当中问题。

  3、了解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对象

  假日酒店集客房、中西美食、商务会议、娱乐、购物于一体,为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现有标准客房和豪华客房、行政客房、公寓客房共415套,特设行政楼层和电子商务层,适应频繁的现代电子商务往来所需。企业具有中餐餐位近千个,以经营粤菜为主,荟萃南北美食;500个西式餐厅餐位,包括可提供欧陆式西餐的扒房、豪华大型的西餐厅及酒吧、中庭大堂咖啡厅等,并为住客提供全天二十四小时送餐服务。另外,还拥有多种规格的会议厅及同声传译、电视电话会议等先进的会议设施设备。

  假日酒店人力资源部由7人组成,其中人事经理1名,主管2名,文员4人,人事经理作为整个人力资源部的领导者,配合企业的经营需要,提供全方位的人事招聘、培训、规章制度、行政管理。人事主管搜集和整理与人事工作有关的信息,构建和维护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库,并就企业人事需求与人才结构调整作以动态分析,同时向其它人事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培训主管在了解公司内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公司战略发展计划拟订公司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和开发各项培训课程,以达到公司的目的和职员的期望要求。其它4名专员,其中一人负责薪酬的核算与发放、一人负责人员招聘、一人负责员工的培训和一人负责日常事务处理。

  (三)、调研内容

  1、调研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1月

  2、调研地点:假日酒店

  3、调研问题:我们的调查从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问卷详情请见附件一。

  (四)、调研方法

  1、二手数据的收集

  (1)、通过网络渠道收集关于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资料。

  (2)、了解市场人士对于国内外关于小型企业管理的看法。

  (3)、对所收集的二手资料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

  对于我们还未深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使用二手数据是一种经济、快捷的信息收集方法。现有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用的背景知识和信息,帮助我们了解相关的概念、界定可能存在的状态、借鉴研究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等。二手数据的分析是探索性研究的第一步,他为我们的后续工作奠定了知识基础。

  2、访谈调研法

  访谈调研法的实用性很广,在市场调研与预测中可普遍适用于常见的原始资料的收集。访谈法的灵活性大、控制性强、回收率高。

  根据访谈法特性我们将对公司采取经理访谈,即我们将到公司员工进行洽谈,洽谈的内容主要以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为切入点,以了解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看法。

  3、问卷调查法

  由于调研对象中的目标人员,我们决定采用调查问卷法来收集信息,其具体的步骤是:

  (1)计划调查内容

  (2)确定问卷的格式和内容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范围为假日酒店,抽样框包括:公司员工、基础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样本容量为380人,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

  (一)、问卷设计:

  设计思路:主要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来完成,这样可以及时快速的收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是数据

  1、问卷结构主要分为说明部分、甄别部分、主体部分;

  2、问卷形式采取开放性和封闭性相结合的方式;

  3、问题结构上采取、自由选择、强制性选择、偏差选择等几种方式。

  4、问卷逻辑采取思路连续法,既按照被调查者思考问题和对产品了解的程度来设计,在一些问题上,采取跳问等方式来实行消费者的逻辑思维。

  (二)、问卷试测:

  问卷测试是衡量问卷问题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问卷回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调整。如果问卷回收率低于70%,说明问卷的设计有较大的问题;如果填答内容的错误多,答非所问,就要仔细检查答题指导语是否准确、清晰,含义是否明确具体,还可以检查问题形式是否过于复杂;如果问卷中几个问题普遍没做回答,要仔细检查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因此,在调查准备阶段,我们发放了12份试测问卷,接着,对于问卷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修改了部分题目,以期达到最好的调查效果。

  (三)、问卷发放及回收:

  此次,我们共向调查人群发放380份问卷,回收了370份,其中有效问卷360份。

  (四)、样本描述:

  此次,我们调查的样本量为360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其中94.6%为目前人群,所有员工都符合调查要求,所以我们有理由充分认可此次市场调查没有任何倾向的问题。四、调研结果分析

  从本次调查当中发现企业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员工受教育程度偏低、流动率高

  假日酒店的从业人员中有64%的初中生,绝大多数是从社会招聘的,其次是旅游职业高中毕业生,学习期间,他们接受了较系统的企业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但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在外语水平上也是普遍不好。

  就假日酒店的人力资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管理人员和基础工作人员。就管理人员的招聘而言,一般是从别的星际企业或者相关院校进行招聘。普通员工除去从大中专企业管理院校招聘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社会市场上进行招聘的。因此,假日酒店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差和知识基础弱。这导致其在接受培训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掌握。从企业长远发展而言,这种低学历的构成,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为与其它人员相比,高学历人员对于企业更为忠心,敬业度也更高。

  其次,假日酒店企业员工的流失率普遍较高。流失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员工对薪水、福利、环境、条件以及升迁机会等不满意。企业员工平均流动率在59%左右,最高的甚至达到65%。就员工的学历而言,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低学历者,如此高的流动量让我们不能再忽视它,它直接威胁着整个假日酒店的运营以及长期有序的发展。从流失的职位来看,餐饮部的员工流失率最高,达到了55%,其中以90后最为突出。这样不仅会给假日酒店带来更多的培训、招聘成本,还会导致服务质量的不稳定,给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恐慌。

  (二)薪酬水平缺乏竞争力

  薪酬是对企业员工最基本的激励,但是假日酒店的薪酬起点较低,工资结构相对较单一,像是餐饮服务员的基本工资为1000元—20xx元,客房服务员的基本工资为1500元左右,与其它四星级企业相比,这个薪酬缺乏必要的竞争力,从而不能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奖金的多少与是否发放,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一来,会导致薪酬与工作业绩、经营效益脱节。假日酒店薪资构成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保险、绩效工资、福利及其他组成。对于大多数员工而言,基本工资才是其固定的收入,在工资中占据的比重也较高,长期以往,大多数员工就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此外,保险也是一种福利,但是假日酒店却当这是一种额外负担,除了一些法定的福利外,没有其它像是员工旅游、年终奖、健康体检、心理服务等其它的福利,这使得员工缺少安全感,长期利益没有保障。同时,对员工的突发事故也没有预防。

  其次,受员工自身素质的影响,其对于工作的前景有着更为强烈的欲望。所以对于假日酒店员工而言,就会把这种欲望寄托在假日酒店的薪酬机制的制定上。但是假日酒店却没有将员工的这种需求转化为实际,没有根据员工的需求,制定完善的薪酬体系。对于假日酒店还是员工而言,如果获得合理的薪酬,当自身与企业的发展规划不相关时,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不断的下降,假日酒店的发展氛围也就会得到破坏。

  (三)没有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与提升机制不足。考核和提升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本人对离职员工的面谈,了解到有一半以上的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不能体现公平性而导致的。

  其次,激励机制作为人力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了企业的人事考核、奖金发放、奖惩制度等多个方面。但是假日酒店的激励机制却没有系统性,而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员工的惩罚,在激励上也只有奖金,所以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对于假日酒店的员工而言,在满足自身基本需求的同时,对于个体的发展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也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但是从假日酒店的激励制度来看,主要是通过管理制度的约束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时常有加班的情况出现,但是没有额外的报酬,而且没有任何的精神激励,这都将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就假日酒店的绩效考核而言,主要包括从员工工作绩效考核、员工服务技能考核、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三个部分。但是在实际的绩效考核中,针对不同的岗位也没有不同的考核体系。这就导致虽然制定了工作绩效、服务技能考核制度,但是在具体的考核中却没有具体的体系划分。而且假日酒店的绩效考核仅仅针对于企业的基层员工,对于企业的中层及以上管理者,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考核指标,通常只是没有失职现象,完成所规定的指标,便为考核合格,至于业绩的考核,也只是主观的考核。

  所以总体来看,假日酒店的激励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因为就企业的发展而言,已经经过了高速的发展期。所以假日酒店的与其它企业相比,更没有竞争力。但是在假日酒店实际发展,随着竞争的需要,对于企业的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员工的素质也有了更高需求。正如我们上面的分析,一些从社会招聘的人员跟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却拿着相同的工资,有着相同的待遇,这对于假日酒店从专业院校招聘的员工而言,在自信心上会有很大的打击。

  (四)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

  员工培训机制与企业经营机制是从属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注重个人和组织的共同进步,使员工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学习而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最大化。

  从假日酒店的培训情况来看,主要以企业人力资源部自己培训为主,培训内容主要为新员工入职培训和部门的技能上岗培训。这样的一种培训方式,虽然有利于员工尽快熟悉自身岗位,进而开展工作,但是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在企业的基层中,以90后人员最多,他们这一代有想法、有创造性,学习能力强,这些都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利润,企业在重视自身组织建设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这些年轻员工的个人需求,致使员工不能看到自身的发展空间,而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以致于90后员工的流失率占最大一部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假日酒店对员工的学历和技能要求比较少,所以没有对这部分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特长的挖掘,不能使其在工作中发挥所长。

  其次,假日酒店对于企业的高层也没有具体的培训。即使企业的管理层想要进行培训,也只是通过参加培训班的形式进行培训,所以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对于培训对象的选择,也主要集中于素质较高、或者表现较好的员工,这就导致假日酒店的员工不能得到全面的培训。最后假日酒店在培训的频率上也没有合理的安排,往往只是针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对于员工希望通过培训的方式获得更大的成长的需求,却没有更多的关注。

  五、结论与建议

  (一)改进招聘渠道,严格把握质量关,加强对员工的流动控制

  假日酒店要想降低员工的流动,就必须加强对员工的流动控制,加强与大连市的职校进行校企合作,招聘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这些专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了较系统的企业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而且他们的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比理论知识来得扎实。

  其次,假日酒店还要不断完善人才备份。对于假日酒店而言,希望自己的员工能与自己的企业共同成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完善对人才的备份工作对于假日酒店就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假日酒店对员工的心理、经济方面的需求有详细的了解,了解其自身的发展规划是否与企业的发展理念相吻合,假日酒店是否能为其创造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这样一来,假日酒店在对人才进行管理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与其它的员工相比,企业年轻的90后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很强,这导致其在工作时,更喜欢运用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常用的管理措施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完善人才备份对于减少企业的流动率是非常重要的。

  (二)完善薪酬制度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看,企业员工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对于经济方面的需求往往低于自身对发展环境的需求。但从经济契约的角度来看,员工对于经济的需求往往会高于其它的员工。所以假日酒店要想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完善的薪酬制度。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经济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员工而言,必要的生活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与其它的员工相比,企业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付出的也更多,所以其会通过自身的工作来弥补或者实现更高的需求。

  为此,根据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在满足员工经济上需求、心理上公平的同时,为员工心理契约提供保障,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首先,薪资要与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其次,薪资也应作为激励员工学习动机的手段,鼓励员工学习更多、更广、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变化无常的挑战。最后,一个完善的薪酬制度还要凸显不同职位、不同岗位之间的差异性,这样才能增强薪酬执制度的激励性,激发员工工作的动力。

  (三)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根据心理契约的基本原理理论,工作上的成就往往能给予员工最大的满足。作为一个创新性强、流动性强的群体,员工对于工作的忠诚度相对较低,但是如果其看到了工作的前景或者晋升的希望,其往往会有更大的动力,所以假日酒店就必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首先可以引入精神和环境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给予更多参与企业发展的机会,不断提升主观能动性,满足其高层次的心理需求。除此之外,这样的一种激励方式,还可以使得员工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不断的实现成长,为假日酒店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精神和环境激励也可以加强员工与假日酒店之间的了解,企业也可以根据员工的愿望和想法,使二者之间相互理解,建立更为融洽的关系。

  其次,针对企业的90后群体,可以根据他们对知识、对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的特点,为其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同时,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完善自身培训制度

  摒弃培训与管理不同步的落后方式,实行全员培训,不断完善自身培训制度。即假日酒店将所有员工都纳入企业的培训计划,不经培训的员工,不得上岗。据国外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产出比为1:50,提高员工素质、工作效率、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水准,才能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优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优秀的管理,优秀管理的重要体现就是员工的服务,因此一个完善的培训制度对假日酒店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人事部负责培训的主管与专员,要切实认真负责起全企业的培训计划、安排、检查、评估等培训工作,使企业有一个一致性的服务规范。作为企业的预算,应该加大员工培训这一块的投入,以确保各项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企业调研报告10

  一、调研目的

  协会于XXXX年XX月XX-XX日前往宁夏地区对当地碳化硅生产问题进行了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主要目标是摸清宁夏地区碳化硅企业生产现状和环保上新改造进度,了解当地环保政策,协商制定关于碳化硅冶炼环保团体标准的相关事宜。

  二、调研情况

  宁夏当地受环保影响,仅有7家企业开产,调研了其中五家企业,此外宁夏天净隆鼎碳化硅有限公司准备做国有资产处理,仅开一条线,便于卖出,宁夏金海兴晟碳化硅有限公司未进行改造。其余五家具体情况如下:

  中宁地区:

  1、宁夏兴尔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该企业属于宁夏地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具有自备电厂,由中卫市批复产能50万吨,实际建造产能15万吨,一期二期规划四条30000KVA变压器的生产线,目前已经开工两条线(每条线投资5000万),采用一台变压器带六个炉体的方式(一拖六),不用水淋降温自然冷却,产品质量较好,一级品率到60%,没有深加工线。因为属于新上企业,产品缺乏销售渠道,目前积压有1万多吨块。环保方面采用无烟煤冶炼,在现场看到没有很大的气味和烟尘,但分拣环节外包,是露天作业,现场粉尘大。环保技术上采用加盖厂房+移动炉罩的方式,300吨重的圆弧形炉罩通过电机移动,下端用水封槽密闭冶炼炉,通过抽风机将废气抽至发电厂发电,循环利用降低成本。目前该技术尚在测试阶段,没有投入使用。

  2、宁夏裕隆冶金制品有限公司

  该企业规模较小,有一条25000KVA变压器的生产线(一拖四),去年因为环保重压,曾经用铁板罩将冶炼炉密闭,通过两台8万的风机抽尘,现场看效果不好。去年9月二次改造,加盖了厂房,在密封冶炼的顶部加盖山型挡板便于气体储存,尾气通过铁板罩收集抽走除尘、脱硫处理变成二氧化碳排放,副产品硫酸钙(石膏)有利用价值。因为使用石油焦冶炼,现场依然有气味,通过当地环保局安置的检测设备看,没有达标。

  吴忠地区:

  3、宁夏和兴碳基材料有限公司

  该企业有两台35000KVA变压器,配备了完善的巴马克、雷蒙机、气流磨、气流分级机等的加工生产线,同时,公司检测设备齐全,属于具有深加工能力的碳化硅企业,企业生产的原块全部用于深加工出售。环保方面斥资7000万停工三个月进行改建,全厂加工及冶炼车间均加盖厂房,冶炼炉在相对密闭车间作业,在上方有厂房顶部的二十多个抽风口进行负压抽气,将废气进行除尘、脱硫处理形成二氧化碳和硫酸钙排出,现场看效果良好,从检测指标来看,因为使用无烟煤和环保设备,指标基本符合要求,环保用电消耗大,每吨增加400元成本。

  平罗地区:

  4、平罗县荣昌碳化硅有限公司

  企业去年因为石油焦冶炼、无序排放问题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冶炼方面一直处于关停状态,现在通过进兴尔泰和其他冶炼企业原块维持加工线开产。在此期间,多次寻求环保设计单位的方案,聘请当地环保局任职的官员参与企业整改,目前已经确定项目规划,项目参考和兴的'方式,预计投资3000万元,工期三个月,利用加盖厂房、封闭抽尘、脱硫净化(镁法脱硫副产品硫酸镁)等方式解决尾气无组织排放的问题,目前项目整体处于推进中,部分环节正在等待政府批复。

  5、平罗县滨河碳化硅有限公司

  企业规模大,在平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有三台功率为30000KVA,36000KVA,50000KVA冶炼炉,年产能13万吨。环保方面,正在30000KVA冶炼炉进行试验,将冶炼炉下沉2米,两侧加盖固定密封炉墙,一次填料不在冶炼过程中补料,弧形顶部铺防火布密闭,在两侧炉墙抽风形成真空状态,冶炼和分级全程湿法作业,抽取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运输到化肥厂做燃料生产用,解决了提炉过程中的粉尘问题。目前仅采用密闭,抽气点燃,没有利用。

  在调研中邀请了平罗县县长和工信局局长和当地企业座谈,县长表示希望协会能够帮助碳化硅企业争取政策支持,表示政府会对碳化硅企业设计长远规划,分段完成,保证企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调研结论

  1、宁夏地区碳化硅冶炼企业受环保政策影响较大,十余家企业关停一多半,剩余企业结合企业自身规模、资金能力、技术水平等因素采用各自的方式进行了环保改造,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总体上距离达到国家标准尚有差距。考虑到碳化硅冶炼的环保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国际上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从本次调研来看,企业在环保改造的方向上首先通过加盖厂房或者密闭炉收集尾气,解决无组织排放,然后通过收集尾气进行处理排出。考虑到经济因素,当地政府均给予了企业一定生存空间,允许企业在边改边干。

  2、宁夏碳化硅协会和调研企业均表示应该制定出属于碳化硅行业自己的标准,让碳化硅冶炼的环保有标准可以依据,协会下一步将着重进行碳化硅冶炼环保团体标准的建设工作。

企业调研报告11

  根据《 》活动要求,我部高度重视,召开了相关人员专题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领导及客户经理分赴全市各乡镇(街道)及工业园区进行了认真调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次活动小微企业走访情况

  通过走访调研统计,目前已走访小微企业 户。小微企业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对小微企业走访调研发现,我市的小微企业大多正常运行,但是还有很小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紧缺,造成成本上涨,利润空间不高,干脆停产。

  二、我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由小生产走向大生产,从小产业走向大产业,从小市场走向大市场,逐渐呈现出规模庞大、特色鲜明、集聚力强、品牌优良等特点。一是群体规模不断扩张。我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发展环境的日益优化,进一步激发了私营业者的创业热情,小微企业明显增多,资本投入逐步加大。二是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全市小微工业企业分布广、特色鲜明,我市初步形成了木材、化工、消防、电器等具有鲜明特色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延伸链条,推进战略重组,做大做强,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角。

  二、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原因

  在全市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显著提高的同时,小微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企业持续增效难度加大。随着宏观调控效应的逐步显现,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加大,企业

  成本、费用上涨,利润空间缩小。二是资金紧张问题。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目前,企业的融资渠道有三种;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后两者对小微企业来说都不现实,实际上,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越来越困难。我市的大多小微企业不具有银行贷款要求的房产地产等抵押物。三是招工难的.问题。今年全市工业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类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四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新技术产业项目企业偏少,产业技术含量还不高。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较低,缺乏创新人才,在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展缓慢,产品依然存在“量大质低”的现象,抵抗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制定上级推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规划,从财税扶持、企业贷款、防范金融风险、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小微企业从事国家急需发展的新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小微企业的合理布局。建议健全完善禁止垄断政策,扶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原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小微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微利型企业,建议税收政策方面予以倾斜,适当减免税收。

  二是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针对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实际,建议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出台有关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建议成立创新扶持基金,鼓励企业自建或联合建立产品研发中心、试制中心、检测中心等科技机构,对有愿望、有需要的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智力支撑。

  三是进一步破解瓶颈制约。在融资方面,积极引导民间借贷阳光

  化、规范化,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部门降低贷款门槛,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放宽贷款政策,确保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在土地政策方面,建议上级制定出台针对土地整理和置换的专门文件,提供中小企业破除土地制约瓶颈的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中小企业实行土地优惠政策,提高项目建设用地奖励指标。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发布与共享服务平台,拓宽信息渠道。

企业调研报告12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已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点和经济增长点。为了解xx经济开发区及中心城区物流业发展和运行情况,研究解决园区企业“物流难”问题,20xx年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在线调查和实地走访等形式,调查了园区61家企业、铁路、公路、邮政等物流企业以及xxx

  经济开发区等单位。现将有关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现状与特点

  xx中心城区及开发区物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铁路、公路、航运三个体系的物流中,公路物流占据主导地位,但处于无专门经营场地、无现代物流概念、无专业物流技术的“三无”地带。目前,市本级开发区、周边县市工业园区以及萍乡、新余等地的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除传统的汽运、铁路、邮政物流外,市本级物流集散地主要集中在贸易广场、马家园、建材市场周边,全市从事规范化货物运输的企业只有10余家。中心城区和园区物流业主 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低,物流企业参差不齐。目前货运市场普遍存在“散、乱、杂”状况,一般都是一家人或几家人凑到一起成立一个托运部(此类占到绝大多数),缺乏公司化管理,没有仓储服务,接到业务往往囿于自身局限,层层转托,导致价格层层加高。国内几家较大的物流企业(佳吉物流、海华物流、邮政物流等)在xx虽设有经营网点,但都距离园区较远,物流费用较高。园区引进的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创维物流、雅实物流等)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真正的产业规模。企业参差不齐,直接导致市场乱态频现,甚至曾经出现过某托运部一夜之间消失,货主寻货无门的事件。

  2、社会资源分散使用,零乱无序,行业效率很低。企业物流专业化和规范化服务程度不高,无序、恶意竞争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绝大部分小型物流公司由于实力不强,只能以恶意降价来拉拢货源,使整个行业陷入无序竞争,物流运作集约化程度低,经营分散、粗放,物流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资源利用率低。专业化物流企业也仅限于海华、佳吉、邮政物流等几家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部分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能力有限,在物流策划、物流管理、实际运作等方面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作经验,不能满足企业较高的需求,难以做到高效益、低成本的运作。

  3、物流服务水平低,成本相对较高,园区企业发展受限。通过走访发现,园区物流成本一般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8%-10%,约高于江浙等发达地区物流成本的15%-20%。园区内61家企业普遍表现出对物流服务绩效关注,关注内容涵盖时效、成本、服务水平等多个方面。其中,运输的安全准时是企业首要的关注点,有91%的企业将其列为首位;其次是物流服务水平,占82%;成本、响应时间的关注度也较高,分别有57%和54%的企业将其列入第三、第四关注点。物流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行业特征,医药、电子行业由于产品货值高,其安全性是企业对物流的首要要求;汽摩配行业由于行业毛利较低、运量大,最关心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新型材料行业对于物流服务有着许多特殊要求,比如包装等,将根据产品品种的变化产生不同的需求。生产企业对物流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作业速度慢和物流信息不及时准确;其次是作业差错率高、运作成本高。从中可看出,生产企业对物流服务首先关心的'是运作质量和包含物流信息在内的运作能力问题,其次才是物流成本。

  二、原因分析

  1、环节因素。xx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地区,物流量小,需求单一,信息发布不畅,往往要将货物运送到相对发达的地区进一步分流,从而造成环节增多,成本上升。目前xx及周边县市大部分物资大都需经过南昌、长沙等地进行二次分流,门到门直达式的物流服务较少,而且铁路运输也取消了5吨、10吨标准集装箱。随着我市工业快速发展,物流周转时间、服务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当前的物流模式必将制约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但减少物流环节,主要需要依靠市场来进行调整,作为开发区,更多的只能是对产业进行指导,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

  2、信息因素。物流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导致物流环节过多的主要原因,而这些资源流动的配置原则是基于物流需求信息的流动,物流信息聚集的地方也必然是物流服务聚集的地方。物流服务资源与物流信息在专业化程度高的物流市场内,通过价格杠杆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自我调节。目前赣西地区还没有成规模的物流信息交换中心,大部分都是通过老关系、老客户进行交易,物流成本变化随意性较强。

  3、市场化程度因素。物流信息的流速越快、公开化程度越高,市场的集聚效应就越会更好地显现,甚至会成倍地放大,市场化程度也会相应提高。通过市场选择,各项物流服务也会更规范,市场会相对稳定。我市高安是全国货运大市(县)之一,照理而言,身处运输资源如此丰富的地区,物流并不应成为难题,但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信息不畅通,使xx的物流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4、服务综合化因素。20xx-20xx年园区内企业生产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均在100%以上,企业个体对今后三年的发展预期也较为乐观,产值预计年均增幅一般都在20-30%,有的甚至达到100%。生产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物流需求潜力持续增强,但企业的需求并非简单的需求,货运代理、进出报关服务、仓储服务、全程点到点物流服务等综合化的要求慢慢被大部分企业所重视。跨国企业、大型企业往往非常重视专业化的供应链、销售物流服务。整个物流行业作为第三产业,其高附加值的利润增长点能否顺利形成,也在于能否对物流行业进行有效整合。

  5、政策因素。我市至今还没有出台专门扶持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缺乏物流产业的专门平台。现代物流业需要规范化、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化的综合平台,加速建设具有特色的物流产业园区,显得十分必要。

  三、加快物流业发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1、物流难已成为制约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物流瓶颈的存在,是园区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障碍,服务能力弱、物流成本高不仅直接影响园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直接影响到园区的招商工作。大型项目由于综合化生产程度较高,往往倚重高标准物流服务,基于目前园区物流状况,这样的项目进园会遇到较大的障碍。大项目进不来,园区内企业发展又有局限,很容易造成园区发展的边缘化。目前,萍乡、新余开发区的产值均在100亿元以上,产业集聚作用已开始显现,在这个问题上,着力解决好园区物流问题,非常有利于促进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2、现代物流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在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物流圈:一是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二是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圈;三是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海峡物流圈;四是以广东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功能,带动着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在这种格局中,现代物流业已经在跨行业、跨区域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

  3、我省其它地市物流业蓬勃发展。为促进我省物流业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各地也积极顺应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的大势,积极跟进。九江市提出了在依托老城区、开辟大市场的基础上,让九江物流重整旗鼓的口号,启动建设长江物流中心和九江物流中心;南城县发展物流运输企业300多家,聚集3000多辆物流承运货车,直接从事物流人口达3-5万人;广昌县也成立以工商联牵头组织的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协会,全县人口只有23万人,但物流企业有1200家,遍布全国23个大、中城市,每年为国家创利税5亿多元。

  4、加快xx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势在必行。要把xx建设成经济强市,需要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用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规划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区域经济综合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当前,xx发展现代物流业既有一定的基础,也有着巨大的潜能,只要我们把握住时机,充分发挥好优势,完全可以促使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壮大。一是区位优势。xx地处江西省西北部,距周边的萍乡、新余两市均只需半小时车程,是地理上当然的赣西地区中心城市。境内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浙赣复线横卧东西,高等级公路交叉密布,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正按照7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发展规模,快速拉开赣西经济中心城市建设的框架。二是需求优势。xx历来是赣西地区商品集散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要与日俱增。市场经济规律表明,一个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和这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目前xx中心城区的物流业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综合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全市上下以xx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的“工业强攻战”正在快速推进,目前引进园区企业xx7家,预计到20xx年,工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以上,物流需求将大大提升。三是存量优势。目前xx已经拥有一批物流相关企业和一大批具有物流服务经验的经营者队伍,高安汽车货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xx经济开发区正在引进三家有较强实力的物流企业,它们也都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

  四、对策建议

  为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我市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观念到位、政府推动、行业协调、企业跟进,形成全社会上下联动、齐抓共促的新局面。

  1、加强组织协调,营造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目前,我市现代物流业仍处于铁路、公路货运公司、邮政、个体物流仓储等不同部门和行业条块分割状态中。与现代物流业必须跨地区、跨行业,形成一条物流供应链的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进行协调和管理。一是成立市现代物流业建设协调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发改委、经贸委、公安、运政、运管、财政、工商、税务、交通、外经委、工商联、铁路、邮政、保险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并成立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贯彻实施。二是明确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责任主体。确定不同主体的责任范围,政府制订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行业组织引导建立规范市场准则和市场秩序;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形成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物流企业职责分明、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新局面。三是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组织作用。借鉴外地经验,政府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商会及行业协会组织,整合全市物流及工商业企业资源,形成以商会组织为枢纽的xx网络化服务体系,具体帮助引导物流企业和其它工商业,统一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制定行业发展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在企业资质论证、质量监督、市场划分、价格监管、竞争手段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调作用。

  2、制定优惠政策,打造优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制定和推行物流业的优惠政策。实行灵活的金融政策支持,对致力于发展物流业的投资者,一律放宽贷款准限;对那些以合资或合作形式向现代物流业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在项目正式运营后的一段时期内给予税费扶持;在物流企业车辆养路费、运管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二是要营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开展物流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大力宣传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废除各类阻碍物流业发展的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树立物流企业信誉,统一行业操作规范等方面入手,整顿和规范物流市场秩序;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3、整合市场资源,谋求建立专业化市场。目前xx市本级物流集散地主要集中在贸易广场,距离开发区较远,且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值得注意的是,新余已经尝试在园区内建立起专业化物流市场,同时规范园区外物流市场,划行规市,这样既可依托市场服务园区企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又可将物流业作为新的产业增长点,扩充园区经济总量,优化园区产业结构。目前已有三家物流企业落户xx经济开发区,且正在建设之中,如果将市内零散的物流企业、物流集散中心整合进园区的话,有利于园内物流企业的发展。因此,要以工业园区的大型专业市场为平台,以网络信息为核心,激活各县(市)产业及周边地区物流资源,引入竞争机制,从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和审批制度入手,打破地区封锁,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在统一、透明、平等、高效的市场中竞争、发展。

  4、立足工业园区,建立赣西物流信息平台。由园区联合市本级以及其他县(市)建立赣西片区的物流信息交换平台,通过网络在线的物流信息交换,达到升级物流市场化程度,整合赣西区域物流资源的目的。赣西地域经济板块正在逐渐形成,新余、萍乡、xx等地经济总量快速发展,为区域内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目前,xx经济开发区入园的有可作中高端物流的世纪雅实物流,有专业于电子物流的创维物流,有本地物流网络较健全完备的宜汽物流。通过培育区域物流企业,搭建赣西物流专业市场,畅通信息集散平台,可望实现在第三产业上把服务延伸到周边地区。

  5、着眼长远发展,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务在走向专业化、综合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利用其规模化优势和专业化服务优势,可以通过降低库存、提高商品周转率等服务,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建议借鉴义乌市近期投资建设占地30公顷的义乌国际物流中心的做法,筹建赣西物流中心,目的是建成一个配套仓储、堆场、装卸以及集报关行、船务、外代、货代银行、保险等为一体的“一站式内陆直通关”模式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企业调研报告13

  一、走访时间

  20xx年7月30日。

  二、走访地点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该厂位于王家店村附近,地处京沪铁路以东,南环路以北,滂河的西南岸。

  三、走访对象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

  四、走访目的

  1、了解企业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展望、用人要求、企业中各层次员工待遇及职业发展轨迹,优秀员工职业发展案例,以及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及建议等。

  2、通过走访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巩固和强化所学的专业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的工艺的流程、特点等。

  3、能结合实际,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加深入地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融会贯通。

  4、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我们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并虚心听取企业对我们青岛农业大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

  五、走访前准备

  走访前我详细上网搜查了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相关资料,并与污水处理厂的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取得联系,拟提出了关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工艺等方面的问题。我力争做到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入的走访调研。

  六、走访企业简介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配套项目,是山东省重点工程,也是泰安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经济强市目标,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而实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占地159亩,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8万吨,其中2万吨经深度处理后,可回用于工业或市政景观。其全年处理污水1800万吨。工程采用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氧化沟处理工艺,厂区工程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工程、回用水工程及附属建筑。厂外工程包括配套污水管网85公里。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项目之一,下拨专款给予扶持,工程总投资14560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区工程投资为9372万元,配套管网投资5188万元,工程于20xx年4月正式开工,于20xx年11月27日竣工投入使用。

  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为国有企业。注册资本432万美元,资产总额947万美元,负债总额523万美元;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0809平方米;员工人数163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62人。主要产品规模:日处理污水5万吨。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

  该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为5.51%,大于本行业基准收益率4%,投资回收期14.66年(包括建设期),低于基准回收期。同时,项目的建设可大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水体,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是泰安市委、市政府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产,将使城市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并进一步缓解城市供水不足的矛盾,对促进泰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七、走访过程

  20xx年7月30日,我早晨8点就准时到达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并与之前联系好的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在其带领下,我详细参观了该厂。在此期间,管理人员耐心的向我讲解了该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及工艺流程等,让我了解和掌握了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特点、工艺流程、设计理念、主要设计参数、各构筑物选型依据及其优缺点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参观过程中,我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考,及时提问问题请他帮忙解答。理论联系实际,受益匪浅。

  (一)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调节溢流堰的高度改变沟渠内水深,进而改变曝气装置的淹没深度,使其充氧量适应运行的需要。淹没深度的变化对曝气设备的推动力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可以对进水流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二是通过直接调节曝气器的转速:由于机电设备和自控技术的`发展,目前氧化沟内的曝气器的转速时可以调节的,从而可以调节曝气强度的推动力。

  4、简化了预处理和污泥处理

  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都比一般生物处理法长,悬浮装有机物与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得到较彻底的稳定,故氧化沟可以不设初沉池。由于氧化沟工艺污泥龄长,负荷低,排出的剩余污泥已得到高度稳定,剩余污泥量也较少。因此不再需要厌氧消化,而只需进行浓缩和脱水。

  八、走访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我只在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短短一天的走访调研,但我却学到了很多知识。非常感谢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给我提供这样珍贵的走访调研机会。这是我们大学生涯里精彩的一章。

  这次走访调研是对我们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全面的升华,是一次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走访调研我对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感觉到自己所学的强弱所在,了解到理论和实际生产中的差距,同时对我国现代污水处理技术、监测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不仅为自己的毕业环节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参考,同时也为自己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次走访调研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污水处理的重大意义,增强了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作为一个未来环境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自己所背负的任务有多么艰巨。这次走访调研不仅强化了我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综合职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技能、爱岗敬业的品质,从而为今后能承担技术工作、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深入企业的走访调研过程中,通过与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我认识到:我们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专业,很多企业都需要我们环境工程的专业人才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污水处理厂就是我们环境工程

  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很好的就业场所。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非常欢迎我们青岛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到其工厂就业。同时,他还就我们学校的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例如:多鼓励学生积极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等进行参观实习;要求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在参观的最后,我热情邀请泰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到我们青岛农业大学进行宣讲及招聘工作等,该厂表示非常乐意接受我们学校的毕业生。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在深入企业的走访调研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同时,我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回报社会。

企业调研报告14

  为贯彻落实全市“项目攻坚年”和“产业提升年”任务要求,助推企业升级增效,实现全区经济科学超常和谐发展,开发区扎实开展蹲点调研活动,按照两委安排部署,xxx铁塔有限公司作为我的蹲点企业。本次蹲点调研活动中,我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走访,问计于企,重点围绕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产品营销、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蹲点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xxx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是生产500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铁塔、输电线路钢管杆、变电站构架、广播电视塔、微波通讯塔及避雷装饰塔的专业公司,属制造、加工型企业。xx铁塔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企业总资产xxxx万元,其中固定资产xxxx万元,流动资产xxxx万元,企业固定职工xxx人,其中高级工程师xx名,工程师xx名,助理工程师xx名,具有较强的技术骨干力量。企业拥有铁塔专业加工设备,其中包括三条角钢自动流水线、三条半自动角钢自动线,年生产能力达xxx万吨,公司于xxxx年xx月份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全面贯彻实施iso9001—XX标准,公司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到或有优于国家标准。xxxx年,xx塔销售收入达xx亿,利税xxx万元。

  二、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力资源紧缺。目前,企业虽已有固定职工xxx余人,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区域销售人才及一线电焊、铁塔放样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缺乏。

  二是市场竞争力弱。目前全国已经获得铁塔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得工厂约xxx家,主要产品多为各类输电塔和通讯塔。其中只有 xx多家企业生产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控制着全国xx%左右的铁塔市场份额。与国内一些强势企业相比,xx铁塔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市场份额比较小,市场竞争力还比较弱。

  三是产品结构单一。随着以特高压网络为主网架、超高压网络为主网架、超高压网络分区的运行,四柱管塔和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目前企业以输电线路铁塔、电力塔生产为主,对四柱管塔等一些新型生产项目有待进一步扩展,以便更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三、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是国家持续加大电网投资的发展机遇。根据《xxxxxxxxxxxxxxxx》,xxxx年全国新增 500kv、220kv 和 110kv 输电线路长度分别为xx万公里、xx万公里和xx万公里,预测新增各类输电塔xxx万吨;到xxxx年,我国将建成“四横六纵多受端”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国家对特高压电网的投入将达到xxxx亿元,国家持续加大电网投资的政策背景,给铁塔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是城乡农网改造升级换代的发展机遇。在xxxx年的投资规划中,国家电网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将完成xxxx亿元,其中电网投资完成xxxx亿元,主要投向特高压输变电线路等重点工程建设、新一轮农网改造等城乡配电网建设,以及智能电网试点建设等;南方电网计划固定资产投资xxxx亿元,其中电网建设投资xxx亿元,主要着力城网改造和农网改造升级,全面加快各级电网发展。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提出:“xxxx年—xxxx年是全面建设阶段,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输变电设备的升级换代、大容量输电线路建设及改造、城网改造和农网完善等都将给铁塔制造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三是国际铁塔市场需求较大的发展机遇。全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电力资源的短缺问题,全世界用电量将持续增长,在电力能源建设中扮演“高速公路”角色的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必然成为重点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而电力塔是输电线路上最大投资部分,预计未来10 到30 年,国际输电塔市场必将呈现出旺盛的需求趋势。预计从 xxxx年到xxxx年,国际输电塔市场年均需求将从目前的xxxx万吨逐渐增加到xxxx万吨左右。目前国际铁塔市场的主要供应国是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由于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各种铁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国内一些大型铁塔生产企业已经拥有与发达国家同行业相近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因此铁塔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向中国采购铁塔产品的海外公司呈不断增长态势,这对公司今后的经营发展将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四、推进企业科学超常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以管理为基,夯实企业科学超常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质量管理,打造质量控制优势。在质量管理方面,企业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从产品设计、生产、服务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水平。同时,公司要严格按照行业、国家标准形成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贯穿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以及售后服务全过程,确保公司产品质量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为产品销售量的增长提供有力保证。

  二是加强环节管理,打造成本控制优势。xx铁塔属加工型行业,一般采用型材进行加工,在原材料采购进程中,可通过向钢厂直接采购,减少中间环节,节省采购成本;在生产方面,加强下料、放样等各环节工序管理,避免放样和冲孔加工出现错误而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从而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使公司在同类产品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三是加强团队管理,打造团队竞争优势。建立学习型技术团队,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企业内部,企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才引进机制的创新,引进和聘请学历高、经验丰富、资历深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区域管理人才,培育一支稳定的管理团队,同时,要积极倡导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致力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及时研究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动向,努力与国际市场接轨,打造一支具有竞争力、凝聚力的团队,通过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以科技为先,助推企业科学超常发展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提高铁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随着近几年电力行业的崛起,铁塔企业不断增加,各企业在竞争的压力面前,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充分运用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对广厦铁塔这样一个加工型企业来讲,企业技术的核心就是”放样技术”,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应用使用铁塔三维实体智能化放样软件,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与科学研究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开发,改善焊接工艺方法,提高焊接工艺水平,提高公司的工艺技术含量,推进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以创新为魂,提供企业科学超常发展引擎。

  一是在产品技术方面创新。由于铁塔产品的生产一般是按图纸进行加工制造的,工艺加工技术的优劣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有较大影响,因此铁塔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工艺加工技术上,公司要积极采取三维实体放样软件和专业的放样技术,在保证放样精度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在加工方面要提高弧形下料和火曲折弯的技术水平,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提高公司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优势。

  二是在产品品种方面创新。在未来经营中,公司要抓住世界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契机,以及电力行业和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为铁塔行业带来的机遇,在产品系列、配套能力、生产规模等方面实现创新,实现公司铁塔产品的多样化、规模化生产,不仅能够生产加工符合省网、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设计标准的铁塔产品,而且还要设计生产加工符合欧标等海外市场的铁塔产品,扩大产能,持续满足铁塔市场的发展需要,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是在营销市场方面创新。目前,企业产品涉及湖北、山东、河北、天津、江西等十几个省网、国家电网、移动通信等领域,创新市场营销,打造市场竞争优势,加大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区电网、省级电网和大型通讯企业的业务合作,以电力铁塔为主营市场销售产品,积极稳妥的开拓国内市场,进一步稳固国内市场份额,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市场综合能力。

企业调研报告15

  一、我国小企业的现状特点

  (一)数量种类多样化

  我国小企业数量众多,截止到20xx年11月底,国家工商总局登记的企业数量是1788万户,中小型企业占99.7%,小微企业占97.3%。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同时,我国小企业种类复杂多样:按照所有权划分,小企业性质涵盖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公司、外资企业等多种类型,95%以上是非公有经济;按照行业划分,小企业几乎分布于所有的行业类型,而传统工业制造业仍是主导性的行业;按照上市与否划分,小企业以非上市为主,上市企业占比不到1%。小企业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直接导致其内控差异化程度高,也相应加大了监管难度。

  (二)治理水平差异化

  我国小企业所有权属性存在诸多差异,既有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所有权结构单一的非上市民营企业,也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或所有权结构多元化的上市企业、股份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这种所有权性质的差异化直接造成我国小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两极分化。

  1、非上市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发现,作为小企业中占比最大的民营企业,由于其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高度统一,有超过78%的民营企业的重大决策是由企业所有者作出的。企业所有者亲自管理企业,有利于对经营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实现快速反应和决策,有效降低经营成本。但将决策权委任于一人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企业因决策失误而遭受损失的机率相对比较大。随着企业的发展,科技含量提升、资本规模变大、业务多元化、地域分布扩大,企业整体必然会超越原有企业所有者能力、经验和知识所能掌控的范畴,客观上就要求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适当分离,引入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或团队,但这一点往往是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在所有权和经营合一的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往往是所有者文化,所有者对内控的认识与想法至关重要。

  2、上市股份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有89%的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企业的上市股份公司中,其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和专业委员会作出的,未上市的股份公司比例虽然略低只有67%,但是仍比其他所有性质类别企业的比例要高,这说明股权多元化能明显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但是,根据《20xx中国中小上市公司公司治理50强》的统计显示:85.2%的中小板企业和80.6%的创业板企业,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单一自然人和家族,90%中小上市公司的“出身”还是民营企业,因此上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其公司治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实际控制人起关键作用,实际控制人的行为决定了公司的决策模式和治理风格。

  因此,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公司亟待从形式上的治理结构合规转变成实质上治理机制有效。在现场调研期间,我们也发现,当企业实际控制人在遭遇实际管理挫折或其他外部原因打击后,往往通过增加外部独立董事等方式强化自身治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带来有利变化。同非上市民营企业一样,当实际控制人能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时,其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就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成效。

  3、国有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其重大决策由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作出的占38%的,由总经理办公会作出的占42%,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作出的占10%。其中,集体决策总体比例高,这说明地方国有企业对“三重一大”要求的遵循度很高。但是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室决策方式的比例持平,又说明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两者概念在这些企业中的区分度不高,公司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往往源于其所有权人代表(国资委)的要求,并且相对别的企业类别而言,其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式程度普遍较高。

  4、外资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2%的外资企业,其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作出的,其中外商独资企业虽然由于其股权集中而造成比例略低于平均水平(58%),但仍高于民营企业的整体水平,这可能与治理意识比较强的外方有关。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通常外方投资人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因而在其影响下,外资企业的整体管理和内控意识普遍较好。比如,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在与法方合资后,虽然企业决策主导权属于中方,但是法方会定期通过管理评审方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施加影响。中方股东认为这些建议事实上对企业有用,自然就听从并采纳。因此,在合资期间,法方通过管理理念的传递,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管理非正式化

  小企业往往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初创期的主要目标是开拓市场,利润是生命线,企业最关注生存问题。成长期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市场,不进则退,企业最关注发展问题。在这些阶段中,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实现快速转化,以灵活配合客户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资源有限,企业对不能直接与所要达成目标挂钩的管理投入都不太热衷,对管理成本降低的意愿强烈。因此,与大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的管理具有“非正式化”的特征。

  1、机构简单。由于规模相对小、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小企业整体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层级少、决策集中。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超过50%小型企业主要以口头或其他非正式沟通方式来传递管理要求。机构简单使得企业扁平化程度高,内部沟通方便灵活,决策者能迅速全面地掌握信息。对于大型企业,则需要更正式的沟通方式(如大型企业中有超过70%的业务管理事项均通过完善的制度政策进行约束)来传送信息,才能保持信息质量不在传输过程中损耗。相比之下,小型企业的快速沟通优势就体现出来。比如,鱼跃医疗管理层将办公桌搬到生产一线,这样使得管理者能随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小企业机构设置简单还与人手不足相关,人员兼岗情况普遍,尤其是后台支持职能(财务、行政、管理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监督不力,职责未分离就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风险。

  2、制度文档少。企业管理的文档化水平明显与企业规模水平正相关。在小型企业中,有49%的企业已建立实施了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而在大型企业中,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2%。同时,有21%的小型企业认为现有管理制度对实际的指导性不高,而在大型企业中,持这个观点的比例仅有8%。主要原因是小企业发展变化快,经营内容、业务方式和人员相对不固定,工作程序和管理标准也无法完全固化,即使记录下来也可能时效较差。同时,由于需要快速反应,内部沟通通常以非正式的方法,无法留下完整的文档记录。

  3、信息化程度低。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25%的小型企业未建立运行任何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大型企业的比例是3%),小型企业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在建立信息系统的小型企业中,覆盖部分业务的企业数与覆盖全部业务的企业数相比,比例是1.41:1(在大型企业中是0.75:1),并且信息化应用度最高的仍然是财务管理软件。这是因为小型企业资源有限,更多着眼于解决眼前急迫的管理问题,希望借助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企业核心业务信息。

  同时,通过现场调研我们发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往往会考虑自主开发符合企业需要的系统,而更多的小企业则采用直接购买成熟套装软件或外包简单开发的模式。此外,许多小企业普遍没有关注到信息系统所带而来的风险。如富安娜在建立了覆盖产供销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后,才开始关注信息系统的不相容岗位分离风险。

  (四)监督机制相对缺失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只有31%的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还不到大型企业的一半。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企业规模上升,内审监督机构在企业中设置的比例也随之上升。虽然在上市企业中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比例高达94%,但一些上市企业反映他们设置内审机构只是为了遵循监管法规的强制要求,是不得已进行的形式上配置,实际上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是由于小型企业中存在着大量“三权”统一,当企业所有者或实际控制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洞悉企业所有的情况时,就不会愿意为额外监督成本而买单。

  (五)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与企业的利益冲突,激发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约50%的企业采用了绩效考评机制,这与我们在现场调研时所了解的情况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小型企业对于核心技术人员,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现金激励方式,而很少采用股权激励之类长期激励机制。

  (六)信息披露流于形式

  对于上市的小企业,其信息披露属于法定要求,并且相关法规对披露的内容和形式有明确规定,企业普遍执行程度较高。但目前内控报告披露出现了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情况,市场投资人对这些内容关注度越来越低。对非上市小企业,其信息披露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外部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因为企业信息主要掌握在公司内部人手中,高度不透明,使得外部利益相关方会因信息不对称风险,而不愿向小企业提供融资等服务,影响了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现场调研中发现,目前小企业和其利益相关方双方都在通过各种方法,为提升信息的透明度而努力。比如中信银行介绍其通过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一方面帮助小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强化内控、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也确保了银行能高质量地获取企业信息。这样,债权债务双方在基本信息上趋于对称后,能建立两方长久的“双赢”合作。

  二、小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比例,小型企业(42%)小于大型企业(70%);未上市企业(46%)小于上市企业(90%);非国有企业(48%)小于国有企业(55%);存续时间短的企业小于存续时间长的企业(3年以下企业38%,3-10年42%,10年以上57%)。总体来说,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对内部控制的需求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小企业既是其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国家对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扶持政策。小企业在求生存、求创新、创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合理合法合规,适时出台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以协助帮扶小企业发展为目的的政策需求。

  同时,许多小企业经营混乱,职责不清,经营管理效率低下,企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问题频发,甚至在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等等情况,因此适时出台相关内部控制规范将有力促进小企业查漏补缺,解决小型企业管理中的诸多困惑成为一种必然。

  此外,对未来发展预期越好的小企业,一些小型企业,在经历了创业、发展的阶段后,所面临的管理提升问题就更为紧迫,对内控的需求程度越高,部分企业甚至已经自行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持续实施内部控制完善。现场调研发现,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用工具,对企业而言是必要的。开展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效果包括:厘清了授权责任、明晰了跨部门职责、增加了其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降低了经营成本。

  (二)风险识别

  小型企业的高成长性特征常伴随着高风险水平,尤其是较为优秀的企业一般都是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含量的公司,在将科技成果转换为商品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使得小型企业的风险特征、风险水平都异于大型企业。因此,风险识别能力对小型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小型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是趋于保守的,他们普遍很在意风险,愿意花钱管理他们所识别出的风险,并持续关注成效。以园林工程为主业的普邦园林在发展多区域经营后,管理者无法及时掌握各地项目执行状态,企业面临着重大的项目成本控制风险。因此,董事长作出决策,投入大额资金自主开发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每个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完成的全过程成本跟踪和监控,有效控制了项目成本超支风险。

  小型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相对非正式,较少采用定期(占14%)和系统组织(占18%)的方式,更多地采用不定期(占42%)和业务部门自行评估(占47%)的方式。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缺少风险评估方法指引,小型企业对风险的识别主要依赖管理者个人的判断,而许多时候这些基于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判断是非系统的、带有明显的个人经验特征,常常只关注与“钱”直接相关的传统型风险,而会忽视因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变化、技术更新而产生的新风险。比如在采用新技术与新方法时,只评估成本与现时效果,而不考虑新技术的伴生风险。鱼跃集团觉得微信信息沟通成本低廉、实时高效,于是就马上在包括核心技术团队在内的企业范围内推广应用,完全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核心研发技术泄密的问题。

  (三)内控建设与推进方式

  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往往不是系统和全面的,许多是从局部重要业务领域开始起步,等经验相对成熟后,再复制推广到其他领域。比如,科瑞技术在建立了ISO9000,ISO1400质量管理体系几年后,才引入美国卓越绩效模式,并逐步将这一管理理念推广到公司整体范围内。在这种方式下,内部控制成果往往会更多以业务流程体系形式体现,而非正式的内部控制手册或政策。这个结果在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

  小型企业在不同领域开展内控时,会应用到不同的管理工具。调研问卷统计数据表明,72%的企业采用了质量管理体系,37%的企业采用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33%的企业采用了环境管理体系,21%的企业采用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还有一些行业特有的管理体系也被相关行业普遍运用,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等。超过半数的企业在不同领域采用了2种及以上的管理工具。

  (四)内控主责部门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型企业的内控主责部门主要设在办公室、财务部和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同时,62%的企业表示借助了外部专家的力量开展内控建设。在现场调研中发现,在多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的模式下,内控建设成果推进相对容易。比如,科陆电子内控建设秉承“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理念,组建了由各业务层面骨干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共同参与内控建设,各组员会将在此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内控知识以及管控要求带回到业务层面,真正做到内控思想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同时,这种方式也提升了公司基层人员对内控的感性认识,他们在工作中会主动思考如何提升效率、管住风险,于是内控就从意识逐渐变成了习惯。

  (五)企业高管的作用

  调研问卷的数据显示,8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体系发挥效果的关键在于管理层重视,这与现场调研中获得受访者百分之百认同“内控是一把手工程”的说法是一致的。但是,我们注意到,企业执行层以及高管层对这种说法其实仍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企业执行层认为,如果老板内控建设的意愿强烈,那么他们的工作就变得容易得多,否则只能做到形式上的合规。比如,冰川网络的老板很重视资金管理,因此公司在资金管理领域的内部控制成效很显著。

  而被调研的企业高管层认为一把手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具体执行部门也要工作得力,否则什么事都要让老板拍板,内控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上述观点的差异主要由于双方立场不同。从系统的角度看内控工作,高层给予的支持力和内控部门的执行能力是内控工作的“最佳拍档”,不能偏废。在现场调研中,我们确实也发现了将这两方面结合得很好的企业典型。比如,欧普照明在高度包容性的领导支持下,强有力的内控部门通过“的内控部门通工程主动创造价值,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增值服务,赢得了同事、上级的尊重和认同,内控工作汇报成为公司管理会议的固定议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内控的认识不准确

  在本次调研问卷中预设了两道测试题,试图了解企业对内控理念的认知情况。调研结果发现,只有不到34%的企业全部答对,这说明许多问卷填报人对内控基础概念的认识还不到位。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效果,包括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事实上,企业受访者们对此也有充分的认识,在问卷中,有62%的企业同意要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现场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企业对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误解,主要包括:

  1、内控等同于合规。部分企业以为内控工作就是合规工作,不是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而是为了应对监管机构、债权人和投资者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内控工作时,通常会采用被动应付而非主动执行的方式。

  2、内控是区别于现有管理的一套新体系。许多企业以为内控和企业管理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因此,普遍认为内控建设是从无到有地去形成一套新体系的过程。在对调研问卷数据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2197家声称自已未曾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小企业中,实际仅有68家企业未实施过其他管理工具和标准,而其余的企业或多或少在经营管理中应用了各种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或管理工具和方法,但是他们不认为这些与内控有关。

  众所周知,企业不可能同时依照两套标准来实施管理,如果在同一领域内出现一套以上的管理体系,那么必然有一些体系是用来满足形式要求的,并不会真正被用于管理中。因此,如果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内控与管理的关系,而是将内控定位为一个形式上的管理体系,那么任何为此发生的成本都将是额外负担,关于内控体系建设的成本效益的讨论都将毫无意义。

  3、内控建设、评价和审计概念混淆。调研问卷结果表明,41%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建设,32%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评价,36%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审计。内控评价和内控审计数据倒挂,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许多企业不清楚内控建设、评价、审计的区别与联系,现场调研的结果也充分印证了这点,企业要么将内控建设和评价割裂开展,要么将内控评价与内控审计混为一谈。

  (二)管理者的内在驱动不足

  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流程简单、人员关系紧密,内控的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见影,再加上对内部控制的误解,企业的管理者容易对内控形成认识上的抵触,将内控置于经营盈利与企业增长的对立面。内控实施的成功经验是,先驱动企业管理者启动内控工作,然后在执行过程中让其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使其能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因此,如何找到让小型企业管理者启动内控工作的驱动力是很重要的起点。根据调研问卷和现场调研结果分析,企业管理者开展内控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两方面:

  1、法规红线。包括各类强制性监管要求、上市合规要求、税务要求、筹融资评价标准等,虽然不见得能让他们正确理解内控,但至少可以推动企业开始启动内控体系建设。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如果相关监管机构对这些内控监管要求缺少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措施,那么这个因素的驱动力就会消失。

  2、实质性受益。小型企业表现出对实施内部控制的顾虑。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效益与成本不匹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如果能让企业所有者了解到通过内控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收益、赢得市场这些这些效果,那么其开展内控的意愿会极大的提升。

  比如,腾邦国际的财务部门在一开始推行预算控制时,老板并不重视和认同,只是勉强同意先对费用实施预算控制。但是,当老板看到费用控制实施所产生的显著效果后,就开始主动介入,要求在企业内全面推进预算控制工作。同时小企业所有者希望未来在内部控制方面要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

  (三)内控经验不足

  在调查问卷中,有62%的企业提到了人员经验不足是开展内控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难。内控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人,以及掌握内控技术的人共同参与。大型企业通常可以通过招聘专业人才或者外包的方式,去解决内控经验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小型企业因资源有限而很难做到,并进而影响了内控在小型企业内的实施面。因此,如何帮助小型企业解决内部人员经验不足的问题,是未来小型企业内控规范推广的重要任务。

  (四)方法不正确

  在现场调研的座谈会上,有些小企业表示“企业内控做了太多没必要的内容”、“有些领域缺少政策指导”、“做出来这套东西就是摆着看的”。在进一步了解这些企业的做法后,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往往采用的是国内流行的“对标法”来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即按照内控规范和指引的条款逐条对照实施,工作成果往往就是对标后的一套内控手册。

  这种方法将内控工作变成了可以快速完成的任务,建设过程纯粹按图索骥、没有对政策的融会贯通、缺少因地制宜,不能将控制要求落实于执行,加之没有建立后续的完善更新机制,这样的内控建设不可能对企业管理提供帮助,工作成果势必被企业束之高阁。这些错误做法中,其实蕴含了对内部控制的另一些普遍性误解,包括:将内控建设视为一次性的项目,做完就一劳永逸;内控建设就是编一套制度或手册,建设过程往往不考虑执行效果;内控建设就是保证对政策条款的全部符合,无偏差,等等。

  (五)现有内控规范对小企业的适用性差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制定是以大中型企业为对象,没有考虑小型企业的管理特点。因此,对小型企业而言,要全面遵循确实存在较大难度,比如公司治理的相关条款要求公司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这对治理水平相对不高的小型企业来说适用性就不高。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内控规范对大型企业的适用度较高,51%的企业认为完全适用,3%的企业认为成本高而不适用。但对小型企业而言,只有31%的企业认为完全适用,11%的企业认为成本高而不适用,3%的企业认为完全不适用。此外,现有的内控规范体系没有对开展内控工作的方法进行系统说明,直接导致实务中正确和错误内控工作方法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企业内控工作的实施效果,企业也会因错误的工作方法而加深对内控的误解。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企业认为以下环节的工作方法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整体控制环境如何梳理与加强;如何将控制活动体系化;如何规范风险评估的程序;如何实现控制活动执行的持续性以及如何评价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四、相关政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小企业的发展,国务院于20xx年10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方向;20xx年5月8日,国务院又发布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xx》,为小企业集聚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专精特新”,提供了战略性的政策保障。为了进一步提升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议有关部门聚焦我国小企业实际需求,以帮助小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持续运营、培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目标,尽快制定出台一套为中国小企业量身定制的内控规范,并指导小企业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

  (一)以“帮助小型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为制定内控规范的首要目的

  内控规范的制定目的决定了其内容范围和效用性质。如果以实现小型企业合规为目的,那么应以财务报告控制为主线制定规范。但合规目的下制定出来的规范,对超过99%以上没有上市合规需求的小型企业来说,就没有很大吸引力和实质性帮助。

  如果以帮助小型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为目的,那么应以管理全过程为主线制定规范,但为保证规范的操作性,有可能需要根据合规要求,对合规范围内的内控补充一些特别的说明。无论对于哪种性质、处于哪个行业的小型企业,要成长发展、要做大做强,都会对管理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我们建议,在充分考虑小型企业特性的基础上,将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作为规范制定的首要目标,核心内容上以全面内控为基础,强化“小企业”特点。

  (二)以“强化实施效果和工作方法、弱化控制手段”为构建内控规范的主旨

  小企业内控规范应重点解决内控是什么(即内控的效果)、内控要做什么(即内控的内容)和怎么做内控(即内控的方法)。专家调研的结果表明,93%的专家支持在规范中阐述内控效果;36%的专家认为应在规范中涵盖具体领域的控制内容;64%的专家认为应考虑在规范中阐述内控工作方法。我们认为,内控的效果可用来端正对内控的认识,内控的方法可为企业提供有利于企业管理的工具,这两部分是必须的。在内控效果部分可以参照COSO框架(20xx)的表述方式,分要素用概括化的原则来阐明内容,同时特别要补充明确内控的局限性、内控与管理的关系、有效的内控五要素需具备的特征;在内控的方法部分应秉承“功能达成、操作简化”的设计原则,重点考量功能实现方法的经济性,强调建设与执行的关系、建设与完善的关系以及长效保障机制等。

  而内控的具体控制手段由于存在跨行业差异较大、管理内容太过具体等问题,无法保证规范制定的完整性和普遍适用性。同时,由于管理方法日新月异,很容易造成规范内容的过时。因此,我们建议不在规范中明确内控的具体控制手段,而将其放在配套的解读或指引中,以案例方式介绍小型企业在典型领域中的管控方法。

  (三)以“赋予企业更多选择权”为引导内控规范实施的根本

  工信部对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涉及定量指标,虽操作简单,但缺乏灵活性,且在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缺乏稳定性。与定量指标相比,定性指标虽缺乏直观性,但却可从小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认定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界限,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国际上基于不同的目的(如政府监管、信息披露等)对中小企业的划型应用不同类别的指标,这其中既包含了量化指标又兼顾了定性指标。我们建议规范应以引导为主,赋予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在内控规范中仅明确定性标准,而在推广实施时,根据不同的披露要求去设定不同的定量划型标准。这样企业可以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业务发展阶段、业务事项的复杂程度,对照定性标准自行衡量选择其适用的规范,自主建设完善内控机制。

  对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可以鼓励其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主全面开展内控建设;而对管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企业,可以参照《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开展内控工作,实现企业战略风险重点防范,把控重点业务事项和关键领域的风险,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对企业内控的实际需求变化。

  (四)以“实质重于形式”作为内控信息披露模式的核心

  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够向资本市场传递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行有效和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积极信号。因此,我们建议,小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应强调实质重于形式,改变现有以整体有效性为中心的披露方法,鼓励差异化、有信息含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同时,参考香港等地内控信息披露的做法,将有关内控信息分为强制披露和建议披露两部分,相应降低内控实施成本。

  (五)以“全方位、多举措”的宣传和培训作为推广和应用小型企业内控规范的手段

  通过加强宣传,普及教育推广,强化内控建设和责任意识,为小型企业全面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对于企业,主要以案例方式宣传内控与管理的关系以及对企业管理的益处,增加企业开展内控的驱动力,加强管理层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监管部门,主要宣传内控的实质内涵,使之更好地而非教条式地对企业进行监管;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宣传企业内控有效带来的益处(比如降低贷款坏帐风险等),促使其主动加入到驱动企业开展内控的行列中来。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能否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是内控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部和地方小型企业协会、内审协会等行业机构的作用,为小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内控专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内控业务培训,切实提升人员的技能素质,提升企业内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定期组织经验交流研讨会,请内部控制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分享经验、介绍实践成果,并鼓励各企业的内控专业人员互相交流心得、探讨成功模式;三是将小企业内控规范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加快小企业内控规范的推广与普及。

【企业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企业调研报告06-12

企业员工调研报告02-07

企业调研报告模板12-14

企业调研报告范文10-07

企业税收调研报告09-24

走访企业调研报告08-26

企业用工调研报告11-13

【热门】企业调研报告06-13

(优秀)企业调研报告09-06

企业走访调研报告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