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
这本书和我有缘。
当天的早上,由于自己看通知把10点集合看成9点,我也不知道当时脑子在哪里了。早到的我就是想去买杯咖啡喝喝,去到店里才知道12点才开门。就是这样没有喝上咖啡。这个种子就在这时候埋在滋润的土壤里。
任务完成后,刚好来了一场雨,湿润了土壤,种子要发芽了,我要去找点肥料给它,咖啡我要来了,来到咖啡店没有顾客,只有一个女店员。
来咖啡店的我很少会主动和店员打招呼,害怕打搅这份安静。找上一个舒服的座位,用手机查看没有回复的信息,看看自己右手边的角落放着几本书,根本是一些很红的书〔销量名列前茅的〕或者是制作咖啡的书。我就看了一眼,心想我对这些书没有兴趣。
不知道哪只手的想法,在那个角落里拿上了一本书。这书很软摸上去很舒服。它成功地吸引了我。
鼹鼠去看望蛤蟆的时候,发现蛤蟆抑郁了。蛤蟆在鼹鼠、田鼠、獾的鼓励下去接受苍鹭心理咨询。自那开始到结束,共和苍鹭有十次谈话记录。
蛤蟆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悲伤到解剖自己的状态,到理解身边的人为什么不一样和原谅已经过世的父母的事件。
可以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小说也是工具书。它使用外国童话故事《柳林风声》的引用,把蛤蟆先生心情变好的过程细化了。
作者真的很聪明,书名取的很直白,让想去看心理医生的人特想先看看这本书。用蛤蟆先生的典故做引子又会让人感到轻松。使用动物做角色更容易让读者记住书里各个的角色。如果取人名的话,容易读者代入之前所了解人名,影响书籍阅读。
在蛤蟆和苍鹭之前的谈话中不断使用了心理学的知识,这时候就更像一本工具书,从蛤蟆抑郁这件事延伸出来咨询心理学的概念。用独有的沟通方式让蛤蟆对自己不同情绪自我解读。咨询心理并不是告诉你这个情绪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你去理解自己所发出来的情绪,比方生闷气是一种不想立即表现,慢慢泄气的愤怒。
蛤蟆在苍鹭的协助下把不同情绪的表现分成“自然儿童型〞、“适应儿童型〞、“父母自我状态型〞、“挑剔父母型〞、“成人状态型〞。
因为在出生的时候婴儿根本就没有学会表达,当他肚子饿的时候会感到身体不舒服,他用了不同的动作去表达自己,不断的`尝试后发现哭这个动作是可以被知道的,自然后面饿了也会哭。
小时候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发现你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两个体重比你重10多倍的庞然大物,又没有方法逃脱,你只能去服软,适应他们所颁发的任务,例如父母会告诉你,这样子不听话父母是会不快乐的。你会知道不能不听话。
父母就是第一模仿的对象,身边就只有这两个生物同一类物种的,没有可能去模仿一只狗吧〔但是事实证明没有选择的时候也会模仿一只狗〕,在中国有可能也会模仿爷爷奶奶。会有很多处事方面方式很像自己的父母,进入父母自我状态。
从儿童到成年,应该会接受到很多父母的教育,当你在教育别人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口吻和父母相似,连挑剔也是一样的。
假设你说,你和父母一点都不像,我是和父母完全相反的,我绝不成为父母的样子。那这样的你应该是用父母的方式批判自己吧。
成人状态型,是属于自己独有的,这时候的你是不停成长和进步,把自己不断完善。也不是说其他状态是不好的,那些是最原始的,是建立自己的根底。
最后我看到到蛤蟆先生好起来了,忍不住对着书在笑。当一本书我觉得写得好的时候会爱屋及乌,现在有点喜欢蛤蟆了,就像我会因为《小王子》喜欢玫瑰一样。
为第一次用三小时看完一本书,特此纪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
读书的过程像是在各种书中搜寻出自己的形状的拼图,读的书越多,越发感受到自己如今只是拼起了拼图的一角。
是的,我认同,读的书越多是使人越谦和的。
从这本书里没有学到许多什么新的东西,但跟随蛤蟆先生一起去看心理医生的过程,让我回忆起我是怎样成长的,一路走来与自己无数次的冲突与和解是怎样的不易,让我意识到不管现在的我有多少缺点或缺乏,都要珍爱自己,都要热爱生活。逐渐成长的蛤蟆先生,以及蛤蟆先生成长的故事使我感到一种亲切,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温暖、柔和又坚决的力量。
和蛤蟆先生成长的契机是相似的,我人格上的成长也是从回忆生活开始的。
在某一刻我的回忆中,我回忆的开始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意识到这件事对我的意义,对我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来源。
这让我进一步地看到,在我的过去中,一件件事情的发生实际上都不是“偶然〞,而是有顺序、有联系的“必然〞。一件事情它发生,它在一段时间内影响我,甚至重塑我的底层逻辑,使我成为拥有不同行为模式的人。
回忆中的成长像是进入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让人在快速前进中感到一种撕裂与能量注入的拉扯,然后在跑过终点的那一刻得到一种巨大的满足与充实。
但确实只有悬置的、认真的反思才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成长。不严肃的反思,又或者说,从别处看来的自己认同的别人的反思只会让人有一种廉价的思考感,让自己觉得好似知道了什么道理,有了什么思想觉悟,但其实那还是在自己的价值观体系里的东西,哪怕不是,也不会因为看到时的认同感就成为自己的东西,看到了什么观点,以为“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我说不出来而已〞,这就是虚假的反思和思考,你不是说不出来,你就是没有。只有自己严肃的思考过后反思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自己的东西。虚假的回忆与反思是如此的轻浮,它只是一种附庸风雅。
有很多曾经被认为是自己的“黑历史〞,想起就想对自己说声对不起的那些事又或者让我回忆起来脚趾能抠出两室一厅的为难事,又或者曾经让我很愤怒、很受伤的那些事,在经历了悬置的回忆和反思以后,已经理解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会做那些决定,会产生那样的情绪,所以现在再去回想,已经可以确定自己不会再做出同样的事情,不会做出同样的`“错误决定〞,所以过去那些已经发生、无法更改的事情已经不再使我对自己感到内疚,已经能够客观地去看待,与它们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当与所有的过去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以后,就会迎来人格上的温和,我称之为一种真正的“温柔〞,这样的温柔它不是能听得见的软言细语,它不是能看得见的笑脸相迎,而是对各种事情各种人的理解、认同,以及不理解、不认同时也不会有刻薄、偏激、否认的言语攻击,是不会情绪化处理事情,凡事只跟随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自己认为对与不对去表态,是会控制自己的冲动言行举止,从而防止轻率的决定和不妥当的行为。
在书中将此定义为“高情商的人〞:“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局部。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这当然没错,但共生性那么表达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和蛤蟆先生一样,我也认为“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的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愿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的、精神上的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在思想的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作者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Robert de Board,他巧妙的将自我心理探索的一些实用方法和技巧在一个小故事里缓慢发酵并推演出来,深入浅出。故事里患了严重心理疾病的蛤蟆先生,在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之后,慢慢跳出了童年伤痛带来的困扰,并对未来有了清晰的方向和规划,他身边的朋友们也相继产生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是个不折不扣的happy ending。
当然,我们不要去探讨现实生活中十次咨询能不能解决一个困扰人生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样的问题,伤痛的治愈可长可短,有些人用一生来修复伤痛,还有些人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伤痛是什么。一句老话——幸福大抵相同,不幸那么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其实旨在帮助人们找到各自的伤痛,以及背后相似的原因——那个源头,换句话说就是引领我们发现问题并寻求背后的答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我们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疗愈。
蛤蟆从最开始那个想要依赖苍鹭“给出〞答案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愿意主动配合和探索的“成人〞,他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得到〞过现成的答案。咨询师苍鹭大多时候扮演“倾听〞的角色,引导蛤蟆“说出〞自己的故事,而“说〞的过程其实就是蛤蟆与自我生命链接的过程——他一边说,一边发现,一边产生疑问,这时苍鹭又适时扮演起另一个角色:“讲解〞,帮助蛤蟆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剥茧抽丝的过程中,蛤蟆多年来的诸多困惑得到了开解,心态也逐渐变得积极爽朗起来,而作为看客的我们都感同身受吧:是否也曾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他人?又为他人的眼光严苛自己?情绪没来由的失控?还有深陷“心理游戏〞的泥沼直至赢了游戏输了自己……人生似乎总有解不开的小疙瘩,拧巴成了情绪,其中有一种叫“愤怒〞的情绪,苍鹭用两个例子来说明它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强烈的,如同煤气罐的爆炸,威力很大,杀伤性也很强,我们可以理解为雷霆震怒;还有一种是不带攻击性的缓慢释放,这种方式可以持续很久,几小时甚至好几天,便是怄气,这种情绪我很熟悉,为了抵抗父母老师的严苛,向外顺从讨好,向内用利剑伤害自己。而这些从童年开展而来,用来自我保护免于受到伤害的防御机制,会幻化为成年人一些不当的行为策略,虽无关“道德〞对错,但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怄气,实在是件有点让人为难的事,而更为难的,是鲜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成长的寓言》那一章,蛤蟆假设有所思的说道:“我之前从没意识到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你拥有怎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一样,得看走不走运。〞苍鹭说:“你说的很对,蛤蟆。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成心伤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所以,我不断学习,觉察,接纳和自我疗愈。没有伤痛的童年鲜有发生,看到伤痛却惯于指责也无济于事,只有尝试谅解并和过往妥协,积极的做出改变,才能拨云见日,看到新世界。
今晚和一个友人聊天说起,我心里有一股劲儿,这股劲儿一直在推动我四处冲撞,像个充了气但没收口的气球,漫无目的的飞,我想,这可能是一股想要“找到答案〞的劲儿,始终不满现状,始终不信摆在眼前的答案,始终想要追寻真相。而现实中的答案并不会像故事里那么完美自洽,可能是遥远的一个点,可能是近前的模糊一团,需要漫长的时间使之变得澄明清澈。
但只要在找寻的路上,终归我会无限接近想要到达的地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5-1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7-08
《波普先生的企鹅》读后感05-01
《藤野先生》读后感04-28
藤野先生读后感04-29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08-07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01-17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07-23
藤野先生读书笔记01-09